第九十章 外商再來-《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發!”
原建凡神情頗為復雜的看著斬釘截鐵的蘇國洲。
苜禾農牧的高利潤只是個案。
苜蓿本身經濟價值并不高,要產生更高的經濟價值,必須依賴草食畜禽尤其是奶牛的高效轉化。
沒有畜牧業的拉動,苜蓿產業很難健康發展。
近些年,并不是沒有農戶種苜蓿。
但無論是國營大場還是一般奶農,普遍認為苜蓿貴,給奶牛喂苜蓿不劃算。
結果導致質量很好的苜蓿干草無人問津。
蘇國洲的文章寫得很好。
但也有鼓吹苜蓿種植的嫌疑。
不僅可能會害了農民。
同時也會得罪奶農和牛場,奶牛養殖效益本來就差,飼養還要用成本更高的牧草,
對于這些目光短視的人,只會抱怨還讓不讓人活了?
原建凡無奈的讓人拿走稿子,準備刊印。
……
苜禾農牧的影響力層層擴散,迅速蔓延到了地方、畜牧和草業。
內蒙,阿旗地處沙區邊緣,干旱少雨、風大沙多。
年初,為了保護草原,同時提高收入,紹根鎮政府開始試驗種植苜蓿。
鎮長黃欽鼓勵一家企業種下了2000畝紫花苜蓿,3個家庭牧場各種了500畝苜蓿。
不料卻是慘敗,企業在刮風前播的苜蓿種子,結果風刮沙子直接將幼苗拍死了。
三個種植戶則是播下的種子苗都沒長出來。不僅一分錢沒掙到,還掏了很多的學費。
三個種植戶受到的打擊不小,心氣都沒了。
鎮里種草養畜的計劃中道崩殂。
就在這時,他接到了到市里的培訓通知。培訓時,他整個人都是亢奮的。
“苜禾農牧攬下多筆外匯大單,苜蓿草創匯數億元。”
“畝產干草2.5噸,每噸出口價3000多元!”
一條條的消息刺激著他的神經,但都沒有最后來得振奮人心。
“市里領導正在邀請苜禾農牧到赤峰建苜蓿建工廠,大力發展牧草種植和加工產業!”
回到鎮上,風沙地依然草色蒼茫。
黃欽哼著小調,再次將三個種植戶和企業組織了起來。
拿出帶回來的培訓資料,介紹了一番,那一排排的數據讓幾人眼前一亮,但很快又暗了下去。
底褲都賠掉了!
哪來的錢繼續投資?
黃欽笑道:“鎮里爭取了一些資金,用于補償你們的直接經濟損失。”
種植戶神色欣喜:“真的?”
“補償金馬上就能打給你們了,但你們明年還得種紫花苜蓿。”
“不用明年,只要有錢,8月份我就能重新種上。”
企業負責人則是皺了皺眉,“8月份播種太晚了,苜蓿過不了冬,只能明年來了。”
疆省兵團,又是另一番景象。
陸續的有團場職工來找鄒慶求購種子,團場去年從苜禾帶回來了2萬斤種子。
他個人就購買了5000斤,種了兩千多畝苜蓿。
今年也已收割了兩茬苜蓿,平均價格達到1.1元每公斤,預計每畝收益能達到2000多元。
除去地租、水費、種子等各種成本,每畝的凈收益也有上千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