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上市-《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再分到具體的區域,就更少了。
民勤的危機上層看在眼里,但想伸出手,還得等兩三年。
而這時,嘉禾卻在騰格里與巴丹吉林兩大沙漠之間撐起了一道綠色屏障,隔絕了兩大沙漠的侵蝕。
飛沙走石,昏天暗地的沙塵暴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隨風搖曳的梭梭樹。
作為民營企業,沙海的壯舉同樣值得大書特書,這有利于帶動社會力量參與到治沙防沙中來。
所以各大官方新聞媒體才會不遺余力的宣傳,沙漠是可以被征服的。
而在耕地質量保護中心,郭陽同樣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甚至領導和相關專家都出了面。
因為關于推廣苜禾1號改良鹽堿地的有關政策、法規、規劃、計劃的起草并組織實施就是中心在負責。
以往的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復等方案,現在也都要圍繞苜禾1號進行修改。
積攢了一大堆事情。
現在正主主動上門來了,可不得歡迎歡迎嗎?
郭陽在耕地質量保護中心呆的時間也最久,苜禾可是還有1700萬斤種子等著出貨呢。
剛好也借此了解到了最新的進展。
也確定了元旦前后,初步的條例就會出來,剛好給春播留幾個月的工程改造時間。
郭陽也由此放下心來。
但除了鹽堿地,荒漠化土地的監測修復也是中心的職責范圍之一。
也因此,中心的總農藝師莊宜輝,在和郭陽喝茶聊天的時候打起了主意。
“郭總,嘉禾在民勤的梭梭林,林下還是沙子,或許可以出錢,和院校成立個沙漠土壤化攻關改造的課題?!?
莊宜輝和多數農業人一樣,肌膚呈古銅色,但又沒有老農民的那種皴裂感。
郭陽笑道:“嘉禾內部已經有相關的研究,利用梭梭的枯枝爛葉改良沙土?!?
莊宜輝詫異了一瞬,說道:“沙改土呢?我說的是沙漠變良田,可以用來種糧食的。”
郭陽想了想。
這兩年由于城市化發展,城市占用耕地增多,外出務工的農民也在拋荒,導致國家的耕地面積壓力很大。
沙改土雖然超前,但有這個想法卻并不奇怪。
成立個課題組,也不了多少經費,便答應了下來。
但具體的課題組,莊宜輝推薦了疆省農科院的科研團隊。
在耕地質量保護中心呆了兩天后,郭陽又去拜訪了畜牧司和農業機械化司。
還湊巧碰到了兩位領導人,也順便溝通了會兒。
張劍君勉勵了幾句豐凱農機的發展,畜牧司的陳司長則是又愛又恨。
嘉禾幾次背地里掀了國內乳業的老底,引發了輿論危機,奶業處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能查到嘉禾有在背后推波助瀾。
郭陽自然是厚著臉皮不承認,嘉禾也沒干違法的事。
……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11月初的京城,秋天已走到了尾聲,冬天的氣息撲面而來。
郭陽也跟著添了外套。
近幾天他都在微光公司,這里更方便跑各大部門,也方便和留在集團總部的寧小婧進行溝通。
長期在外跑,對寧小婧的工作也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所以郭陽也讓謝時杰偶爾幫忙看著。
所幸還未出現大的差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