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禾-《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青禾縣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卻很涼爽。青格里河,意為美麗清澈的河流。

    如今這條河流的水卻橫穿喀旦遜套山而過,澆灌著新開墾出來的土地。

    兩百萬畝的戈壁上,荒地平整仍在繼續,也有一些土地已被開墾了出來。

    鏟車、推土機、撿石機、深耕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在荒灘上轟鳴著。

    挖石頭、填壕溝、開溝渠、犁土地,就這樣忙碌了大半年才算是將這片荒灘平整出來。

    青禾縣高官候振鵬見著這一幕,無疑是極為振奮的。

    青禾縣偏僻,貧困,人才匱乏,但從來不缺乏直面困難的膽識。

    阿魏灌區的開發,青禾人籌備了十年,卻受限于經濟條件,遲遲未能動工。

    原來,站在這里的山上向遠處眺望,只能看到山下滿地亂石,光禿禿的一片,只有幾棵歪脖子樹栽風中搖曳。

    任誰看了,也會發出疑問,“滿地石頭,常年大風,這能種些啥?”

    如今,嘉禾集團只入駐了不到一年時間,一切都改變了。

    望著那一望無際的田野,候振鵬說道:“郭總,感謝嘉禾當初選擇了青禾縣啊!”

    郭陽笑道:“候書記,嘉禾也要感謝青禾縣委的大力支持,沒有你們前期的引水規劃,嘉禾也不可能這么快的完成引水工程。”

    侯振鵬失笑的擺了擺手。

    鑿洞穿山的引水規劃確實是縣委早就做好了的,但沒有嘉禾攬下了那高達2.13億的投資。

    工程進度不可能有這么快,青格里河的河水也不可能流淌過來。

    郭陽指著遠處最好的那塊荒地,上面的稀疏的植被還清晰可見說。

    “候書記,青禾牧民定居的進展如何了?”

    嘉禾拿下的兩百萬畝戈壁主要是土層淺、荒漠和鹽堿化嚴重的土地,但事實上,阿魏戈壁上是有30萬畝的優質荒地的。

    但這些荒地是留給當地牧民定居的,這也是一開始青禾縣委的阿魏灌區開墾計劃。

    侯振鵬神色有些許尷尬,“目前還在規劃之中,城鎮建設的規劃還沒審批下來。”

    郭陽問道:“那這30萬畝荒地可以先開墾出來啊,屆時可以先承包給青禾農業一兩年,種兩年苜蓿,土壤也更為肥沃了。”

    “沒錢。”

    說到沒錢的時候,候振鵬倒是大大方方的,毫不掩飾。

    青禾財政窮,這是沒有必要掩藏的事實。

    反倒是工作效率慢,讓侯振鵬更為在意,也實在是嘉禾的效率太過快了些。

    只是那上千臺大型機械,看著就讓人熱血澎湃,這不是在搞農業,反而像是在搞各種大型基礎設施建設。

    郭陽想了想,然后看向一旁臉膛黑紅的向天山,“老向,我們的荒地開發還有多久?”

    向天山不假思索的說道:“除開需要換土的區域,其余地區6月中旬就能全部完成播種。”

    郭陽琢磨著,其實阿魏戈壁的鹽漬化也挺嚴重。

    留給青禾人民的那30萬畝荒地也是同樣如此,土壤鹽堿化重、肥力低。

    按嘉禾的改良計劃,是采用草田輪作的方法,種苜蓿,壓綠肥,施有機肥等方法改良土壤。

    自然是時間越早越好。

    沉默了片刻,郭陽說道:“候書記,有沒有可能把這30萬畝土地,也先承包給青禾農業。”

    候振鵬搖了搖頭,“這是給牧民準備的。”

    郭陽也不強求,只是現在有水來了,離水源遠的的地方開發了,更近的反而還荒著。

    總感覺怪怪的。

    一行人往山下走去。

    除了引水外,青禾農業還在荒石灘上打了不少井,主要是用作生活用水。

    不過荒石灘不同于平地,打井的過程也是磕磕盼盼。

    向天山說道:“鉆頭打到地下100米時,井里才冒出水來,打這口井就花了近半年時間,僅鉆機的鉆頭就磨壞了二三十個,最終這口井打了有240米。”

    “除了灌溉,防風也是重中之重,依據地形、風向和樹木特性,初步做了一些規劃。”

    “山腳下多強風,梧桐樹高大,在靠近山的地方就計劃種上一片梧桐林,能削弱山風,為農田里的作物提供有利的生長環境。”

    “為了抵擋強風沖擊,在種樹時,我們減少樹木間的空隙,增加樹林密度,實現抱團生長,自然就形成了一個防風屏障……”

    郭陽聽著向天山在耳旁的述說,了解著這不到一年時間,阿魏戈壁上發生的點點變化。

    改造阿魏戈壁的投資很高,算上播種每畝投資達到了1500元,需要換土的區域只會更高。

    200萬畝需要的投資金額超過了30億元,這也是嘉禾迄今為止最高的一筆投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