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民勤到鵬城-《開發(fā)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只希望這口微如細(xì)絲的泉水,能夜以繼日,寒暑不息的流著。

    離了青土湖濕地,出了枯黃的梭梭林,又是茫茫的荒漠。

    郭陽和羅修繼續(xù)向北前行,陸漢斌在更北邊的雅布賴山系邊緣的沙漠上。

    那里是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最為重要的屏障,隸屬于阿拉善和民勤,與苜禾在金塔的土地遙相呼應(yīng)。

    巴丹吉林沙漠的風(fēng)沙試圖翻越雅布賴山,向下風(fēng)口的民勤逼近。

    在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讓破解風(fēng)沙難題更為艱難。

    從荒山禿梁到層巒疊嶂,所有的道路都只沿其邊緣繞過,斷斷續(xù)續(xù)的行進(jìn)在群山褶皺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才到達(dá)了目的地,遠(yuǎn)遠(yuǎn)望去,能看到沙山上螞蟻般細(xì)小的人影。

    在堆放麥草的位置停好車時,沙山上傳來呼喊。

    “嘿,老板……在這兒。”

    抬頭看去,是陸漢斌。

    郭陽同樣揮了揮手,這時有幾名漢子下來各自扛著一大摞麥秸稈往上爬。

    見狀,郭陽看了眼羅修,說道:“要不比比?”

    羅修莞爾一笑,“論管理和頭腦,我是比不上老板,但要比這個,老板你確定要比?”

    郭陽看了看沙山上那排成長龍的人群,陸漢斌那一嗓子早就讓工人們視線時刻注意著山下。

    “你別讓著我就行。”

    郭陽背起兩捆秸稈,試了試重量,還行,長期的鍛煉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等羅修準(zhǔn)備好后。

    郭陽發(fā)令,兩人都迅速的爬坡上山,你追我趕,山上爆發(fā)了一陣陣的歡呼吶喊聲。

    不出意料的羅修贏了。

    郭陽也不沮喪,而是笑看著走來的陸漢斌和張競,以及另一名女子。

    “漢斌,你得催著點蒲飛和關(guān)程,用無人機(jī)運輸麥草秸稈多輕松。”

    張競訝然,“還能用無人機(jī)?”

    “能。”陸漢斌說道:“我這次回酒泉見著了,能帶30斤藥水,就肯定能帶30斤秸稈。”

    “那可真是太好了,這沙山上麥草秸稈太難運輸了。”另一名女子說道。

    張競介紹道:“老板,這是阿拉善的科技治沙工作者劉曉英。”

    “你好。”

    “久仰大名了,郭老板,現(xiàn)在沙海可是國內(nèi)難得的大型治沙企業(yè)。”

    “哈哈……還需要你們這樣的專家多多支持。”

    互相問了好。

    郭陽也開始和一些治沙工人聊著天,有了剛才運秸稈的那一幕,不少工人對親切了不少。

    工人有阿拉善的,也有來自民勤的,在這片沙漠邊緣,聚集了500多支隊伍,共有5000多名工人。

    按陸漢斌的計劃,今年至少得完成40~50萬畝草方格的鋪設(shè),并且這100萬畝已經(jīng)飛播了一次草種。

    但有多少能出芽只能看天意。

    由于沙丘陡峭,豐凱的中大型草方格沙障機(jī)都無法使用,只能以人力和小型機(jī)械為主。

    所以任務(wù)還是很艱巨的。

    陸漢斌說:“民勤和阿拉善去年召開了聯(lián)合治沙布防的會議,我們這一塊剛好能和其它標(biāo)段連上。”

    郭陽挑了挑眉,“那沙海還能和苜禾農(nóng)牧連上嗎?”

    “沒問題的。”

    “那樣最好。”

    從上午到下午,中午就在沙漠里煮的面條,陸漢斌帶著郭陽連著去看了幾支治沙隊伍。

    期間還遇到了治沙志愿者馬俊河和韓杰松,兩人都已經(jīng)辭掉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治沙當(dāng)中。

    同時,馬俊河也成為了惠農(nóng)網(wǎng)的代賣員。

    民勤這兩年,依靠發(fā)展日光溫室,布局蜜瓜、茴香、果蔬和蘇武沙羊等產(chǎn)業(yè),留住了不少人。

    也為馬俊河這樣的回鄉(xiāng)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讓郭陽驚奇的是,沙海的管理人員似乎還是那些老面孔,沒怎么增加。

    “主要是治沙工人有限,所以增加管理人員也沒有多大的作用。”陸漢斌說道。

    “不是還有梭梭林管理,肉蓯蓉采摘嗎?”

    “也要不了那么多人。”陸漢斌停頓了下,“沙海今年的效益應(yīng)該會比較可觀了。”

    “哦?”

    “今年有近10萬畝梭梭林可以采摘肉蓯蓉,即使按去年的畝產(chǎn)值算,今年收入上億元是沒問題的。”

    郭陽回憶了下,去年沙海的產(chǎn)值是6500萬元,大概每畝1300元的樣子。

    “沒想到啊,沙海農(nóng)牧也要開始回本了。”

    陸漢斌說道:“我算了,扣除管理成本,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治理沙漠最少也得8~10年才能回本。”

    “也許有意外呢?”郭陽笑了笑,“你忘了公司培育的肉蓯蓉種子?”

    陸漢斌愣了愣,“這種子有什么特殊的嗎?”

    “再等兩年就知道了。”

    “兩年倒等得起。”

    裝麥秸稈的半掛車、沙漠越野車穿梭在沙丘中,來回運輸麥草,沙海在附近的鎮(zhèn)上也有個項目部。

    陸漢斌和張競都常駐在那里。

    郭陽卻急著要趕下一趟行程了,離民勤最近的機(jī)場在蘭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對了,青土湖濕地那里多了口天然的自流泉。”

    坐在越野車上,郭陽回首眺望,陸漢斌和張競還驚愕的立在沙坡前。

    汽車越走越遠(yuǎn)。

    ……

    蘭市。

    酒店里。

    瀏覽了一會兒拯救民勤網(wǎng)的動態(tài),郭陽在家鄉(xiāng)網(wǎng)友的句句感慨中睡去。

    次日又雷打不動的醒來,和羅修一起到酒店健身房進(jìn)行鍛煉。

    昨天爬沙丘的時候,羅修明顯收了力,郭陽還是跟不上,兩人的身體素質(zhì)差得有點大。

    菜就多練。

    大約九點時,郭陽來到了農(nóng)大校園里,環(huán)境熟悉又陌生,不一會兒,就到了老師翁立新的辦公室。

    敲了敲門。

    “請進(jìn)。”

    郭陽推門而入,老師正戴著眼鏡,抬頭凝望著他。

    “老師,來給伱拜個早年。”

    郭陽將帶來的幾份禮物放在了辦公室的一角。

    翁立狐疑道:“這么早來拜年,是打算要出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