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一十四章 高原夏菜;無人機直播-《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郭陽說的自然是種子商店培育的肉蓯蓉種子。

    那應該才是真的好東西,就是等待的時間有點漫長。

    這天傍晚,郭陽和瞿陽兩人溝通了許久,瞿陽才從國外回來,在國外的種子業務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種子保護政策,當然,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也更嚴格。

    但天禾的駐點算是埋出去了。

    兩人也交流了國內種業的變化,玉米種業上,今年依然是天玉1號的強勢期,不過也涌現出了一些對手。

    隆平高科和利馬格蘭合作的利合16;北大荒墾豐和德國kws合作的德美亞1號;登海也推出了仿制天玉1號的登海10號;其余公司也有一些仿制品。

    總的來說,都在推陳出新。

    加上一些噱頭,以及保持品種多樣性的宣傳,幾家公司也陸續占領了一些市場份額。

    不過對天玉1號的影響不大。

    并且畢強帶領天禾科學院的研究員,不論寒暑,風里來,雨里去,深入田間地頭觀察、記錄、分析。

    手里掌握了大量天玉1號的育種數據,也將陸續推出‘仿制品’。

    仿制品種要么地域性更強,要么就在某些方面更有耐受性。

    同時天禾的青貯玉米品種天玉8號今年也正式推向了市場。

    這個品種在天禾內部備受看好。

    在測試中,天玉8號表現優異:產量高、粗蛋白含量高,更重要的是耐干旱。

    西北大多數地區都干旱少雨,大片的耕地很難孕育出富庶。

    這種干旱的土地,過去種小麥、玉米、洋芋,每畝地收入也就三四百元,要是除去投入的勞力成本,一年等于白干了。

    又耐干旱又高產優質的品種越多,越能找回農民對耕地的信心。

    瞿陽說道:“聽下面人說,今年大多數玉米種子公司都不好過,價格一跌再跌。”

    有天玉1號這么強勢的品種,其它公司能好過就怪了。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的法則。”郭陽將最后一點蜂蜜水一飲而盡,“天禾的夙愿就是讓每粒種子都發芽。”

    “春種一粒籽,秋收萬斛糧。沒有種子,就沒有農業,沒有高科技含量的種子,就沒有高效農業。”

    “走吧,吃飯,我看食堂的大師傅老劉都來這邊看好幾次了。”

    “哈哈哈,哪有老板天天吃食堂的。但還別說,出國了才知道,還是天天吃食堂舒坦啊!”

    兩人一起穿過草坪上的小石板路,各種朵和綠植爭相斗艷,有淺藍色的藍雪,也有含苞待放的繡球。

    食堂飯菜也越來越豐富,蔬菜、肉類琳瑯滿目,郭陽只打了些清淡的蔬菜。

    吃完飯后,郭陽兩人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坐了下來。

    瞿陽嘆道:“食堂食材種類越來越多了,尤其是蔬菜,換著樣來。”

    “天禾的蔬菜業務去年也發展得很快。”

    “確實,這兩年高原夏菜擴張的很快,田間地頭,一片連著一片,連山溝川間都是一座座溫室大棚,滿山遍野都種的是蔬菜,有些人家把蔬菜都種植到了‘滾牛洼’式的山地上。”

    郭陽也笑道:“糧轉菜,露轉棚,農轉牧,民轉工,批量化、品種多、質量好,效益不錯。”

    “誰總結的啊?”

    “就不能是我總結的?”

    瞿陽一副我不信的模樣,郭陽沒好氣的說道:“還能有誰,楊恒唄!”

    “我就說這小子是寫項目材料的一把好手,這滿嘴順口溜,是要考研啊!”

    “哈哈哈,還有呢,‘輸出一人,養活一家;輸出二人,致富一家’,不得不說,楊恒這個項目申報小組,目前搞得還真有點那種味道了。”

    “人才啊!”

    就在今年,甘肅地區正式發文要大力推廣高原夏菜的發展。

    天禾旗下的蔬菜公司也接了個較大的蔬菜項目,涉及倉儲物流,以及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定。

    這個項目任務自然交到了楊恒的項目小組上,郭陽抽查項目組工作時,剛好看到了這份申報材料。

    只能說楊恒有兩把刷子。

    寫的材料,基本上都通俗易懂,有些句子看一兩遍就記住了。

    郭陽說道:“材料寫得好只是一方面,更難得的是其在文字中透露出來的大局觀。”

    “申報書我詳細看了,本來嘛,高原夏菜靠著地理氣候條件,遠銷東南沿海20多個大中城市。同時也依托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有價格優勢,其中有10%的蔬菜都出口到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但是現在政府一大力推廣,農民一見著好處,也紛紛種蔬菜,未來一兩年銷售壓力很大,就要更多的考慮出口市場了。”

    “然而,出口國外,國內蔬菜相比東南亞地區的價格優勢越來越小,那就只能從品質上入手。”

    “只是國內農產品的國際聲譽并不是很好。”

    加入世貿組織,對國內沖擊最大的就是農產品領域,大蒜、生姜、蔬菜、茶葉、水果、蜂蜜……

    與此同時,國外還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檢測標準,強化了綠色壁壘。

    即使高原夏菜的名氣大,品質在國內也是前列,但綠色壁壘依然是一道坎。

    整個甘肅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面積10.17萬公頃,僅占蔬菜的10.5%。

    以蘭州為例,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蔬菜僅30萬噸,不到全省蔬菜的5%,僅占蘭州外調蔬菜的三分之一。

    就這,蘭州高原夏菜也多次在農業部的蔬菜檢測中排名第一。

    郭陽一點一點的回憶著楊恒等人撰寫的項目申報書,其中有很多內容都值得思考。

    楊恒的目標鎖定了3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認定,推廣使用生物農藥、有機肥等措施。

    有機肥嘉禾不缺,河西牧業每年產生那么多牛糞,除了草原回收,大部分都加工成了有機肥和微生物肥。

    全王也有了生物農藥。

    但基地土壤和周邊生態環境有轉換期,國內規定是2~3年,以高原夏菜區的情況,轉換期是3年。

    如何說服和監管基地千家萬戶的農民,堅持常年不用化肥和化學農藥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聽了一陣,瞿陽也算是聽明白了,說道:“老板放心,這事我來跟。”

    “本來也該你來跟。”郭陽笑道:“但不能因為項目補貼只有3萬畝,天禾就做3萬畝。”

    “面積做大啊?”

    “嗯,3萬畝太小氣。”

    “龜龜……”

    “青禾都有兩百萬畝,天禾不得加把勁?以后減少農殘,也是嘉禾的一項重點工作。”

    “保護生態環境嘛。”

    郭陽愣了愣,也不知這樣的做法,會不會讓種子商店自然能量的積累速度加快。

    應該不會吧!

    這只是減少了傷害,并沒有涉及到環境修復。

    瞿陽回來后,郭陽抽了一天時間和其去看了看今年的制種基地情況。

    尤其是金塔的20萬畝土地,第一批苜禾1號在這里生長了4~5年,已然完成了他的使命。

    土壤也變得松軟、深層、富含有機質,完全就是一片良田沃土。

    玉米苗也沖出了地面,整齊劃一,青蔥翠綠,幾乎看不到缺苗。

    “難以想象今年這里的玉米產量得有多高!”瞿陽贊道。

    “3000斤以上是穩了,就看有沒有機會沖擊4000斤,制種玉米能達到這個產量,這片土地真的價值不菲。”

    “快趕得上普通制種戶的兩倍了。”

    這地確實是好,更難得的是5年前,這里還是白的一片鹽堿地。

    而現在是膏腴之地。

    說實在的,苜禾有太多的人舍不得這塊地了。

    這里是最初奮斗的地方,紫苜蓿也給公司創造了足夠多的財富,而且再維持幾年也不成問題。

    怎么就要輪作了呢?

    郭陽也理解這種反對的聲音,但良田就應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苜禾1號在貧瘠的鹽堿地上也能產出優質牧草,又何必浪費良田?

    輪作是必然之舉。

    玉米、蔬菜、、卉、小麥……天禾的制種基地,兩人都走馬觀的看了一遍。

    天禾的運作體制已經比較完善,等天禾種業科學研大量出成果后,閉環就徹底形成了。

    郭陽暫時也不操心利用種子商店育種。

    還是攢攢能量,去國外搞搞事情,等國內這批種子消化得差不多,再來一波大的。

    忙了一天回到家,郭陽才想起答應眾人的肉蓯蓉還忘了準備。

    如果真忘了,還不得被埋汰成什么樣。

    為了眾人的家庭和諧幸福,郭陽只好又聯系了下莊正,順手又點開了開心農場的頁面。

    等安排妥當后,才發現農場的聊天頁面又積攢了一些消息。

    都是徐小雪發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