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一十六章 扎根土地,放飛夢想-《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在發布會臺下,漢和航空的熊少豐,以及金陵農機化所的易教授和工程師段謙也來到了現場。

    毫不客氣的說,在國內民用無人機領域,漢和航空就是工程性無人直升機領域的領頭羊。

    去年就已經批量交付35kg級無人機,同時也開始了植保無人機的研發。

    對于半路殺出來的豐凱,即使雅馬哈方面已經表示了不足為慮。

    熊少豐還是保持了警惕。

    這很可能就是未來最大的對手了。

    雅馬哈的市場重點不在國內,甚至rmax還對國內限售,他當然不在乎。

    但漢和不行啊!

    豐凱植保無人機已經有了成品,漢和的還在設計圖紙上。

    即使這是電動的,并且已經在阿拉善看過了,但具體的數據,以及定價這些都還不知道。

    熊少豐和易教授注視著臺上的莫從偉,只覺得這人好年輕,好黑。

    除了漢和航空,他們還注意到現場來了不少做比賽航模的廠家。

    媒體不用多說,連央視新聞都來了,可見這場發布會有多受重視。

    同樣,也來了不少農業領域的專業人士。

    莫從偉站在臺上侃侃而談。

    “從豐凱決定進軍無人機行業的那一天,我們就在思考要做一款什么樣的植保無人機。”

    “最早的無人機只是為軍事而誕生,美、蘇等國都稱其為前途無量的兵器,無人機的發展也是沿著技術進步和戰爭需求變化這樣兩條路徑行進的。”

    “但隨著科技進步,民間需求增多,無人機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期待,而豐凱的宗旨就是做一款適合國情的植保無人機。”

    “這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豐凱的拖拉機賣的很好,利潤也不錯,在這個時候進入一個新領域是一個大膽的決定。”

    “值得慶幸的是,依托微電子制造工藝和硬件的發展,無人機有著巨大的進步空間。”

    “如今,經過幾千個小時的試飛,豐凱將正式發售第一款植保無人機:mg-1。”

    莫從偉的身后也適時的放出過去幾十年無人機的發展歷史和模樣,最后是豐凱的新產品,以及一系列參數。

    飛機平臺及藥械+機載系統+地面站系統級輔助設備。

    這時現場的人注意到工作人員搬來了一臺現機;半空中也飛起了一架小巧的無人機,正對著會場。

    現場突然就響起了整齊的鼓掌聲。

    臺下閃光燈不斷,一會兒拍拍屏幕,一會兒又拍拍植保機和懸停在空中的小巧無人機。

    易教授等人也神色訝然,無人機還能做到這么小?用途是什么?

    莫從偉也適時的指著半空中的無人機說道:“各位朋友們,這是豐凱今天的另一款消費級無人機:小精靈,主要用于航拍。”

    航拍?

    眾人愣了愣,這東西也并不能說是新玩意,從直升無人機火起來后,國內外都開始有這方面的研發。

    只是航拍質量差強人意。

    莫從偉停留了片刻,介紹重點依然放在植保機上,屏幕上也適時出現了新的畫面。

    “首先,我要感謝所有的硬件廠商,沒有你們,就沒有豐凱植保無人機的成功。”

    “mg-1專為農作物植保領域設計,集成先進的飛控,可靠的內循環冷卻系統,便攜的折疊機身,操控簡易的定制遙控器,配備八軸動力系統。”

    “標準作業載荷為15kg,作業效率為60~80畝/h,是人工噴灑的50倍以上。”

    “配備調頻連續波雷達和飛控系統,作業過程中能夠適應起伏地形的噴灑。”

    “可同時為6塊電池充電,電池鋁板加固,并加裝橡膠套,防止磕碰。”

    隨著話語落下,屏幕上開始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

    這瞬間就吸引住了全場的注意力。

    說得再好,也沒有實際使用過后的效果有說服力。

    在郊外的一片苜蓿地,機手操控mg-1對草地進行病蟲害防治,屏幕的一側顯示出試飛時間:2006年3月。

    懂行的人都沉默了,這都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隨后又是水稻田、旱地、山地、戈壁、沙漠等各種各樣的試驗場景。

    試飛的時間和架次記錄也由1小時,變成10小時,100小時……1架,10架,100架……

    而在這個過程中,眾人還能感覺到一個變化,那就是無人機的體型明顯在變小。

    莫從偉說道:“接下來要播放的是最終的使用版本,目前在嘉禾集團內部已經有幾百架投入了使用。”

    聽到這個數字,眾人都定了定神。

    好家伙!都已經正式使用了,你這還是產品發布會嗎?

    視頻開始播放,是一片耙平了的水稻田,田里還有淺淺的泥水。

    無人機就在田邊的道路上。

    “這是水稻直播種子。”

    “這打封閉除草劑的現場。”

    懸停、快速起降、輕巧轉動,將農藥均勻地噴灑到農田里。

    易教授、熊少豐、段謙相視一眼,這就是他們理想中的應用場景,水稻田的植保,也是國內目前的痛點。

    從無人機的穩定性上來說,出乎意料的強,可能這就是小型化帶來的好處。

    在發布會前兩排,坐著一大一小兩位植保專家,兩人都來自粵省農科院植保所,老的叫黎文堂,小的叫曹泉。

    見著無人機打藥這一幕,兩人也嘀咕了起來。

    “黎老,這無人機直播和打封閉除草劑要真能成,那可得省了多少事啊,以后種田就簡單了。”

    黎文堂也目不轉睛的看著屏幕,“還要看看效果,水稻直播的技術要求不低。”

    話音剛落,視頻就切換到了一個月以后的場景。

    同樣一塊田,這次是施肥的場景,稻秧也長了起來,整齊劃一,青蔥一片。

    “黎老,成了。”

    “這天禾的技術水平真有兩把刷子啊!”

    “植保無人機是豐凱的。”

    “我知道,但光有機器可不行,配套的技術也得有,不能用到地里,農戶得承擔多大的損失。”

    其他人沒兩人這么專業,只知道無人機飛得很穩,稻田的長勢也不錯。

    “接下來是柑橘果園的測試場景,現場是在眉山丹棱。”莫從偉也適時說道。

    酒泉的辦公室里,直播的效果不怎么好,但也足夠郭陽了解到現場的情況了。

    莫從偉的介紹平平淡淡,但該出彩的點基本上都說到了。

    mg-1在柑橘果園的表現也不耐,標準化的果園也讓人賞心悅目。

    隨后又是更多的工作畫面,當無人機在沙漠里運輸麥秸稈的畫面出現時,現場響起一陣輕笑聲。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玩過開心農場,也知道無人機在沙漠里的運用。

    很多人也是由此了解到豐凱的無人機。

    莫從偉也笑了笑,讓開大屏幕,讓上面開始播放豐凱公司拍攝的簡短廣告片。

    一處層巒疊嶂的山地丘陵上,布滿了一塊塊稻田,一戶老農背著噴霧器,手提裝著農藥的塑料袋,來到了稻田。

    他先把噴霧器放在了田埂上,然后開始兌藥,一會兒才背上裝滿了的噴霧器。

    老農被壓彎了腰,頂著似火的日頭,在濃密的稻田里艱難的往前走著,邊走邊搖動噴桿,時不時還會陷進泥里。

    不一會兒,老農的褲子就被打濕,手上脖子上也被稻葉割出了一道道傷痕。

    直到太陽西落,才算是完成了這塊稻田的藥劑噴灑。

    看到這里,不少人都感觸頗深。

    因為這就是如今水稻田噴灑農藥最普遍的方法,如植保所的老黎小曹等人都切身經歷過。

    那是真難受。

    一般人真頂不住。

    畫面一轉,依舊是稻田,豐凱mg-1靜靜地放在田埂上。

    老農則是呆在旁邊陰涼的松樹下,輕松的看著飛防機手操控無人機,嗖嗖嗖前后左右一陣噴霧。

    相比上一次的日落西山和辛苦,這一次飛防全程只有幾分鐘。

    視頻的最后放出老農、飛手和無人機的合影。

    他們置身于稻田美景之中,笑容燦爛,十分動人。

    “扎根大地,放飛夢想,重塑農業競爭優勢--這就是豐凱全新mg-1系列植保無人機,將作業效率提升至新高度。”

    莫從偉跟著把視頻結尾的廣告念了出來。這一下,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等到笑聲停歇,他才再次站到了舞臺中央。

    “我們希望用更低的成本完成更多的工作,用智能的決策應對復雜的環境,用強大的性能推動生產力飛躍。”

    莫從偉一揮手,背后屏幕開始隨機播放過去一段時間mg-1執行飛防任務的畫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