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響-《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3)頁
“國產的你可能用個幾年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迪爾你可以用上10年,甚至20年,壞了還隨時能維修。”
然而,在李越代表迪爾天拖勇猛激進時,其它的一線廠商,如一拖、雷沃、鹽城、紐荷蘭等卻保持了沉默。
直到媒體找上門,一拖的某個部門負責人出來說道:“拖拉機和無人機是兩個領域,我們不作評價。”
“至于獵豹2404,相比同級別的進口拖拉機動則一百五六十萬,六十八萬還是很有價格優勢的。”
“比如進口的迪爾2404,你就是兩個六十八萬也買不下來。”
吃瓜群眾一陣咋舌,敢情你迪爾賣得更貴啊!
福田雷沃重工農業裝備事業部經理張仁文則是談起了mg-1。
“單看這一個機型,確實價格不低,但從長遠來看,它確實解決了市場痛點。”
“這是值得贊賞的。”
國內廠商的評價讓網友大感意外,合著約翰·迪爾就是妥妥的反派?
從農戶的角度來說,迪爾的拖拉機質量確實沒啥好挑剔的,畢竟是世界頂級廠商,能與之媲美的全世界也就一兩家。
但獵豹也不孬啊!
尤其是對一些嘉禾的忠實用戶來說。
來自兵團的團場小領導就直接在網上曬出了新買的獵豹2404。
霸氣側漏的外形贏得了網友的驚呼。
鄒慶還曬出了其它型號的獵豹拖拉機,在撰寫的文章里,也絲毫不吝嗇對豐凱的贊賞。
“動力強勁,性能卓越,造型美觀,視野開闊,適應性強,獵豹2404操控比我想象中還好。”
“我曾經駕駛著獵豹1204連續高強度工作了二十多天。”
“豐凱的售后也沒得挑剔。”
除了鄒慶,越來越多的種植戶和農機合作社開始站了出來。
這個集體是極其龐大的。
天禾、苜禾、豐凱等公司,和全國各地的農戶都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些年,獵豹的拖拉機可幫不少人掙到了錢。
甚至不用嘉禾打招呼,會上網的農戶積極維護豐凱的形象,不會上網的老農面對采訪時也是交口稱贊。
同時,迪爾態度也直接引起了一些農戶的反感。
迪爾確實牛,但你能不能別那么高高在上?
以前是沒得選,現在我只想支持豐凱。
李越依然不依不饒,好不容易逮著機會怎么能輕易松口?
迪爾的擁護者可不比豐凱少。
在東北,迪爾哈爾濱地區銷售經理在一場農場產品訂貨交易會上說道:
“我們在東北地區不用宣傳,每年銷售就能達到2000臺。今天已預訂出20多臺收割機,10多臺拖拉機。”
“展會上的產品現在不能賣,目前光登記有意向的客戶就有200多個,其中有150多人是經銷商和種糧大戶。”
然而,6月7日,豐凱悄無聲息的在官網上發布了今年1~5月份的銷售成績單。
連續5個月全系拖拉機銷量高居前3。
3月單月銷量2165臺,5月單月銷量2178臺,兩個月國內月銷量排名第1。
在180~220馬力領域,更是長期一枝獨秀,將迪爾壓制得死死的。
在這份榜單上,只列了前五的,一拖、鹽城、雷沃等,迪爾不見蹤影。
這讓業界一陣唏噓。
豐凱是會打臉的。
但吃光群眾更感興趣的還是無人機的數據。
“截至發文,mg-1線上線下合計銷售241臺,小精靈合計銷售320臺。”
“除了用于農業領域,在軍事和其它民用領域也得到了部隊、電網、石油、環測等部門的青睞。”
“同時,小精靈也將在6月15日開啟海外預售,7月1日正式上市。”
這一份成績單和消息,讓支持豐凱的人爽了。
有好事的網友在李越的博客上留言,“請問李副總經理,迪爾5月份的銷售數據是多少啊?”
“進口的迪爾拖拉機普遍比國內的貴上一兩倍,怎么也不見你說貴呢?”
李越有苦說不出,他很想再和人對戰三百回合。前五的廠家銷量是高,但不一定有迪爾賺錢。
但這話他能說嗎?
公司也有適可而止的意思,迪爾賺錢的業務不少,現在還沒必要死磕。
豐凱無人機的真實銷量高出了人們的預期,和軍方、國企的合作也讓各界頗為的沸騰。
國家十一五規劃中將無人機列為高科技鼓勵項目,無人機已在軍用和民用兩個領域初步生成。
但真正能列入到相關部門采購名單的產品少之又少。
航空人都有一種使命感,能涉及軍品項目的企業產品那肯定是不簡單的。
豐凱的產品有兩下子,來自同行的小精靈訂單突然就開始多了起來。
到這時,更多的媒體報道了豐凱取得的成績,豐凱每賣一臺植保無人機都是在提升國內的保有量。
而小精靈更是即將出海。
如何看待豐凱即將開啟海外市場的無人機預售也迅速登上了網絡熱榜。
甚至在海外,也有網友開始期待來自華夏的小精靈。
……
盛夏,又是一年苜蓿刈割季。
但謝時杰想起小鬼子的毀約就很來氣,巖田慎太郎的話還猶自回蕩在耳邊。
“肯定列表制度的實施提高了華夏農產品貿易的門檻,苜禾的牧草如今委托第三方檢測成本提高到了原本的10倍。”
“價格太貴了,美利堅的牧草物美價廉。”
“貴公司的牧草不是不可或缺的,你們要在價格上進行讓步,不然雙方的合作到此為止。”
“噢,你們沿海也有很多企業在聯系我們,價格低上一半。”
“島內懷疑華夏西北也受到了口蹄疫的影響,農殘也存在超標,今年港口管控很嚴。”
這可把謝時杰氣得不輕。
讓他搞不明白的是老板還同意了降價,但即使這樣,小鬼子也砍掉了一半的訂單。
苜禾何曾受過這等氣啊!
與生悶氣的謝時杰不同,郭陽操控著小精靈在天空中一閃而過。
酒泉的郊外就像是五彩的田野。
豐腴碧綠的牧草,色彩斑斕的玉米,鮮紅似火的辣椒,嫩綠的甜脆青菜,姿態各異的啤酒…
現代化的連片溫室,成群成群的牛羊,一眼望不到頭的田……
等到沒電了,郭陽才讓老宋停車,收回了小精靈,想著,通過航拍查看農田情況果然好用。
以后巡田要輕松不少。
等他收回無人機回到車上時,謝時杰終于忍不住說道:
“小鬼子果然靠不住啊,頭茬苜蓿剛刈割,訂單直接砍一半,今年的業績慘了。”
“小鬼子能毀約,我們也可以將發貨日期延后。”郭陽笑道:“頭茬苜蓿就發往中東吧!”
“還好中東來了20萬噸的訂單。”謝時杰又擔憂道:“那萬一剩下的一半,小鬼子也不要了呢?”
現在的情況是大洋對岸不僅舉起了關稅大棒,還加大了對苜蓿產業的補貼。
加上對岸的農場主減少了收益預期,最終苜蓿出口到島國的價格直降了120美元。
相當于920元人民幣。
同時兩國苜蓿出口到島國港口,面臨的手續和檢測難度截然相反。
一個免檢,一個嚴檢。
就算這樣,苜禾也沒有放棄,但酪農協會首先撐不住了,巖田慎太郎選擇了毀約!
郭陽說道:“他們不會完全放棄的,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還會吃糠咽菜嗎?”
“苜禾1號的品質優勢很明顯,這種差距會在終端產品上表現出來。”
“何況國內需求也很旺盛!”
“就是感覺很憋屈。”謝時杰還在糾結,“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
“高額補貼、關稅大棒、綠色壁壘、環境標準,以后可能還有勞工安全之類的,障礙只會越來越多。”
“農產品貿易逆差也將成為常態。”郭陽說道。
謝時杰不忿的說道:“上面讓我們學習貿易規則,應對貿易壁壘,運用貿易救濟措施,靠,這能有什么用?”
“我們不僅要防守,更要反擊啊!”
“你急什么?”郭陽搖了搖頭,又說道:“優勢在我們這邊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