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四十八章 牧草;節水工程-《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此外,疆、蒙、寧、陜、魯、黑也各有十數家,生產能力全是萬噸以上的企業。

    全加起來,年加工產能超過400萬噸,占全國的80%以上,只是商品牧草銷售收入就穩定過百億元。

    這都是產業集群帶來的優勢。

    有能力做加工的企業基本上都和嘉禾帶有丁點關系,種子、農機、加工設備…通過這種紐帶,國內頭部的牧草企業都緊密聯系在一起。

    共同制定行業標準,協同生產,維護行業聲譽,共同面對國內國外市場。

    在苜禾農牧崛起以前,國內苜蓿草產量能穩定在2000萬噸以上,但商品苜蓿不到50萬噸。

    品質也多處于二級和三級水平,甚至三級以下。

    同期的進口苜蓿多為特級和一級品,并且包裝、保質期、品相都高于國產苜蓿。

    幾年時間過去。

    整個產業已經翻天覆地。

    單產提高,品質提升,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商品苜蓿產能翻了8倍,整個行業的收入大幅提升。

    由于三聚氰胺的事發,奶業對優質牧草需求的加大。

    僅今年,國內商品苜蓿的需求量就接近200萬噸,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

    國際市場上,由于苜蓿最大的出口國老美遭受重創,價格也在一路走高。

    均價已達到了396美元/噸,苜禾1號甚至達到了415美元/噸。

    國內外的市場都在蓬勃發展,行業春天已然到來。

    除了牧草外,牧草種子市場也在變好。

    事實上,國內一直是苜蓿種子出口大國,每年都要出口幾千噸種子。

    只不過出口的種子價格不高,多數時候價格在2000美元/噸以內,相當于1斤10元不到。

    不過近幾年由于苜蓿產業集群的發展,很多牧草公司都在進行專業化的種子生產。

    以往,牧草種子生產的行業準入門檻很低,隨便一個村都能生產。

    市場需求旺盛時一哄而起,導致企業相互殺價,陷入無序競爭。

    但現在產業集群的存在,優勢企業已經形成了很高的資金、技術門檻,規模化更是降低了生產成本,后來者很難有機會。

    種子畝產量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原來只能產40~50斤種子,如今平均已能達到80斤以上。

    頭部的輝煌種業、綠洲草業普遍能達到120~160斤/畝的水平,苜禾的苜禾1號更是長期穩定在200斤/畝。

    同時,由于專業化生產,苜蓿種子質量合格率也由40%提升到了80%以上,發芽率得到極大改善。

    ‘規模生產--技術經驗全面推廣--產品質量提升——國際貿易暢通--市場逐步穩定——規模發展’的良性循環逐漸形成。

    郭陽將資料看完,也不由感到振奮。

    苜蓿產業在嘉禾的體系中很關鍵,既能治理鹽堿地,也能為下游的奶業、肉類提供動能。

    對于西北的水土保持也很友好。

    郭陽在心中權衡了片刻,嘉禾生態環境修復公司,由苜禾工程部為班底組成,這削弱了苜禾的職能。

    既然這樣,就讓苜禾更純粹些。

    有了思路后,郭陽撥通了謝時杰的電話,寒暄兩句后切入正題,對苜禾業務結構進行調整。

    以苜蓿種子生產、牧草加工為主營業務,以新品種繁育、牧草加工為輔。

    別看牧草業務如火如荼,但苜禾這兩年主要收入依然來自苜禾1號種子。2006年營收破百億,其中有85億都是苜禾1號貢獻的。

    今年營收突破兩百億是鐵定的,來自牧草業務的收入卻依然只有二三十億元,其中還包括收購加工。

    牧草業務不能放棄。

    但種子業務卻要加快出海,其中也包括苜禾1號出口到部分國家。

    海外建牧草基地也是一個選項,國內的耕地不能開發太狠,能自足,再有部分盈余出口,就是最好狀態。

    處理好苜禾的事,郭陽才開始處理今天加班的正事:資金規劃。

    期貨上賺的錢有點太多了,連本帶利一共1848億元。

    思索片刻,郭陽開始在空白的文檔上寫寫畫畫,一邊計算,一邊修改,忙碌了一個多小時才弄出來份草案。

    一,國內的倉儲物流,計劃是150億元;海外也要趁金融危機布局,200億元。合計350億;

    二,嘉禾生態環境修復:敦煌西湖濕地,300億;

    三,豐凱滴灌節水工廠,20億;

    四,集團直屬嘉禾營養健康研究院,10億;

    五,集團直屬生化能源事業部,種質基地120億;4個加工廠40億;

    六,嘉禾糧油全產業鏈完善,20億;

    七;河西乳業旗下酒水飲料公司,10億;

    八,嘉禾超市10億;

    九,德農農資超市40億,全國擴張到2萬家門店;

    十、沙海農牧后續明年預算10億……

    羅列了一大堆,總共18家分公司,兩個直屬,基本上都考慮到了,總共也不到950億。

    而且這些錢也不可能一股腦的投下去,基本是2~3年的預算。

    當然,這只是他心里想的,詳細的肯定還要各個分公司報計劃。

    不過,他估計分公司報的資金需求不一定比他寫的多,比如生物能源這一塊,寧小婧計劃的總數才100億,和他相差了60億。

    這個年代的錢還很值錢,然而就這,從期貨市場上的獲利都還剩下近900億。

    如果算上天禾、苜禾、河西、豐凱今年的收入,剩余的資金遠超1000億。

    錢太多,郭陽一時不知道該怎么,主要是現在的發展步伐已經夠快,再快就要扯著蛋了。

    思考了一圈,最好的資金容納池還是金融市場。

    不過最近金融圈雷聲滾滾,全球股市都不太平,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也讓人感到不安。

    還真沒啥好去處。

    除了一部分有把握的投資,吃利息是最安穩的了。

    郭陽嘆道:“煩!”

    林章斜挎著公文包敲了敲門,問道:“老板,煩什么呢,還要忙嗎?”

    郭陽啪的將電腦一關,說:“不忙了,走,一起去吃點夜宵。”

    “好叻。”

    這會兒已經比較晚,辦公室里也沒其他人,加上羅修,就往市里走。

    路上郭陽還給瞿陽、嚴群等沒在這邊安家的人打了電話,隨后又在灌水群里發了條消息。

    三人找了個環境比較好的燒烤店,叫了一些紅柳枝羊肉串,羊腰子之類的。

    郭陽問道:“林章,老家哪里的?”

    “廣東河源的。”

    “那還挺遠的。”

    林章說道:“也是機緣巧合來的西北,我最開始是在羊城做外貿,在廣交會上結識了余總,就被帶到了西北。”

    郭陽說:“這兩年在苜禾干得還不錯吧?”

    “很爽,產品品質夠硬,除了今年年初被小鬼子擺了一道,基本沒掉過鏈子,最近國際市場更是瘋了。”

    “有沒有想過在酒泉常住?”

    “倒是有想過,但不太現實。”

    不一會兒,烤串送了上來,肥肉烤得香酥,瘦肉勁道彈牙,肥肉相宜。

    “邊吃邊等。”郭陽給林章和羅修一人拿了一串,說道:“如果公司在這邊發房子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