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辛苦了。” 猶豫了兩秒,寧小婧問道:“老板,你就不急著看一看財務報表?” “怎么,數據有什么問題?” “沒。”寧小婧噎住了,不知該如何作答,當她初看到去年的財報時,整個人都傻眼了。 郭陽笑了笑,說道:“公司的經營情況,我還是很清楚的,符合我的預期。” 寧小婧臉上寫著大大的服字,又轉身忙去了。 這時,郭陽才拿起這份讓人感到詫異的財報。 去年,嘉禾集團的總營收第一次突破了千億大關,而前年是350億,增長率262%。 只是有些營收數據,是左手倒右手,內部疊加起來的數據,還有很多水分。 并且產業擴張、生態治理等投資也極其龐大。 同時,倉儲物流、節水滴灌、敦煌濕地等等很多投資,錢還沒用出去。 總的來說,凈利潤并不高。 當然,如果加上微光和藍星在期貨上的收益,這將極為恐怖。 只是這并不能持續。 今年的情況也將更為復雜。 較好開發的鹽堿地變少,苜禾1號在國內的潛力不高了,二代種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 同樣,天玉1號、天豆1號占有率太高,同質化讓病蟲害越來越不好控制。 主要是對手的仿制種也出來了……還有諸多問題。 但無論怎樣,這份成績都是足以讓郭陽滿意的。 等到下午時,這份營收在集團內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灌水群里。 “?????” “真破千億了?” 包心禹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發了一串問號,隨后一條條消息轟炸。 “怎么就破千億了啊?” “發生了什么?” “獵鷹除了虧錢,完全沒參與感。” 沒人搭理他,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具體的財報,但灌水群里的人都知道大概。 只是這千億營收到底從何而來? 前年,苜禾、天禾和河西都是百億營收出頭,豐凱不過二十多億,其它的都是些小蝦米。 今年除了嘉禾糧油起來了,其余幾家的增長應該也很恐怖。 這并不難猜。 然而,在第二天的集團總部搬遷儀式上,趕回來的謝時杰、瞿陽、蒲飛、紀卓文幾人依然忍不住好奇。 相繼來找郭陽探聽情況。 郭陽也沒瞞著,給幾人說清楚了情況。 結果沒出乎幾人的預料,但依然感覺到一陣心情振奮,以致于在儀式上一群人都顯得有點怪怪的。 站在郭陽一側的秦立軍笑道:“郭總,嘉禾的士氣很足啊!” “哈哈,還行。” 在一片歡呼聲中,嘉禾在戈壁上的新總部啟用了。 雖然立體建筑暫且還是一片光禿禿的,但新的征程已經開始。… 一份《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優惠政策》在酒泉地區不脛而走,引起了廣大農戶的關注。 敦煌,某個村子。 一群村民聽著村干部念著文件。 “為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有限的水資源,市里計劃今年拿出1.5億元用以節水滴灌補助……” “嚯喲,這下市里可下血本了!” “切,這點錢,分到全市也沒有多少啊!” “吵什么吵!”村長瞪了瞪其中幾個村民,“我還沒說完呢!” 等安靜了下來,村長才繼續說道:“這筆錢,將主要用于疏勒河上昌馬、海、雙塔三個灌區。” “誒,我們就是海啊!” “疏勒河灌區有多少地來著?” 村長說道:“一共70多萬畝!” (ps:前面是700萬畝,已改) “那每畝可補貼兩百多塊,現在水費改成按方收,水費貴死人,再加上嘉禾的貸款和補貼,這可以搞啊!” “高二娃,你算數好,快算算,這滴灌幾年能把水費節約回來。” “兩年時間。”高二娃沉吟道:“如果真像宣傳說的,省肥省力,再有高產,可能用不了兩年。” 有人已經喊了起來。 “村長,我要報名。” “我也報。” 人群一窩蜂的蜂擁上前,村長第一次覺得村民工作這么好做。 沒辦法,他給的實在太多了。 嘉禾。 郭陽新辦公室的視線不錯,離祁連山更近了,巍峨雄壯的姿態一覽無余。 在他對面,是已經晉升為嘉禾生態環境治理總經理的牛虎林。 “七十多萬畝99%以上都參與滴灌?” “對,國營農場去年底就配合完成了工作,首部、取水點、管線等都規劃好了,村里的也在前幾天完成了簽字按手印。” 郭陽有點低估了金錢的魅力,在政府和嘉禾的雙重補貼下,滴灌的成本一降再降。 “滴灌工廠呢?” “已經在建設中。”牛虎林說道:“前期設備也和大禹節水、天業節水等談好了采購施工合同。” 節水和休耕的推廣順利的有些超出郭陽的想象。 主要是他也沒想到秦立軍能有那么大魄力,不只是滴灌補貼1.5億,休耕的10%同樣有0.5億的補貼。 一共兩個億補貼。 對于酒泉的財政來說,絕對是大手筆。 郭陽腦海里的第一反應卻是秦立軍的辦公室肯定擠滿了人,沒得到補貼的區縣肯定鬧翻天了。 但這對嘉禾是好事。 郭陽笑道:“按照此前的預計,疏勒河流域節水和休耕一旦全部完成,至少能節水1.47億m,再加上今年的冰雪融水,今年春天,生態治理的任務很重啊!” “有錢就能解決掉大多數問題。”牛虎林說道:“現在擔心的是,一旦水資源有多,有些村可能會按耐不住開墾流域內的荒灘。” “荒灘有多少?” “11萬公頃,是已開墾耕地的兩倍還多,這些都是國有可開墾耕地后備資源。” 郭陽反應過來。 這就是西北鹽堿地和濱海鹽堿地的根本性區別,缺水。 一旦開發不慎重,就可能造成生態災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