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六十五章 USDA,不想打價格戰的老美-《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3)頁

    鵬城,植之元的郭柏春、技術總監左青看到這里,想到了餓狼撲食一般的嘉禾,想到了還在正常生產的嘉吉,突然間就有點愣神。

    郭柏春問道:“路易達孚還沒消息嗎?”

    “還是讓我們關注usda(美農業部)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期報告,然而快8月份了,都一直沒出……”

    說到這里,左青停下了,看了郭柏春一眼,預感到了不妙。

    “會不會就是因為報告不知道怎么出?”

    郭柏春沉吟了會兒,說:“全球需求疲軟,就算北美和去年一樣大幅減產15%以上,那也是供大于求。”

    “usda這一次的報告很關鍵…”

    這幾個月大豆暴漲暴跌帶來的虧損傷了植之元的筋骨。

    但只要進口大豆的價格降到國產大豆的成本線以下,未來就還有翻盤的希望。

    和植之元抱有同樣想法的加工廠并不少。

    就如四五年前,進口大豆靠著低價優勢沖垮了國產大豆產業。

    九月,華夏和北美大豆將同步進入收割期。

    所以,北美大豆產量如果今年能穩住,對郭柏春等人就是好消息。

    全世界的進出口貿易商望穿秋水,然而,usda的報告拖著一直不出。

    …

    魯省,濟寧,嘉祥,這里是魯西南腹地。

    連片的大豆田上,一輛商務車穿梭在田間道路上,郭陽和高德透過車窗,看著已密閉封林的大豆。

    歷史上黃淮海地區曾是全國大豆產業的中心,種植面積一度占全國的40%。

    但目前僅占20%左右。

    主要原因是農戶長期處于自發種植狀態,種植地塊也分布在零散和瘠薄耕地上,生產條件差,管理水平低,栽培技術比較粗放。

    導致產量不高,效益不理想,最終種植面積越來越少。

    而之所以國糧撬不走嘉禾的大豆基地,也與這個原因脫不了干系。

    天禾早在幾年前就在濟寧轄下的嘉祥建立了良種繁育基地。

    育種、制種、科研、栽培模式……一應研究俱全。

    隨后又以此為基礎,建立規模化的大豆生產基地。

    在一年兩熟耕作制度下,統一大豆、玉米、的生產,確保同一地塊作物一致。

    同時,改農民自留種為統一用種,推行窄行密植、秸稈還田、機械播種、免間苗等新技術,統一社會化服務,統一收購、儲藏、運輸。

    最終生產出來的商品大豆品質和規格都高度一致,這樣的大豆種植基地,誰看了都眼饞。

    只能說國糧的眼光不賴。

    但嘉禾在這里耕耘幾年,和種植戶已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

    種子、技術和農機服務等等也都是嘉禾在提供,想要撬走難度不小。

    不過國糧真要采購國產大豆,難度其實也不大,因為今年國內大豆播種面積暴增。

    商務車繞著大豆田兜了幾圈,才最終在辦公室見到了基地的總經理安濤。

    安濤原本是嘉祥制種基地的生產負責人,前期天禾在魯省鹽堿地上的天豆1號示范推廣基地也是安濤建起來的。

    后來業務擴大,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

    郭陽和瞿陽一合計,就把安濤提了上來。

    “挺悠閑的啊,老安。”

    翹著二郎腿看報的安濤冷不丁被嚇了一跳。

    “老板,什么時候到的?”

    “剛到,開車在地里轉了一圈。”郭陽又介紹了下,“這是嘉禾糧油的高德,高總。”

    兩人互相打了個招呼,隨后安濤又忙前忙后的給各泡了杯茶。

    “今年風調雨順,這兩個月除了追肥和防病蟲害,基本沒啥活,就看看報。”

    高德笑道:“剛去看了,今年的大豆和玉米長勢都很好。”

    相比高德,郭陽更直接,“直說,大豆一畝預估能產多少斤?”

    安濤伸出了一只手掌,過了一秒,又收回了大拇指。

    “500?還是400?”

    安濤笑道:“良田至少能收500斤以上,有些甚至能收到600斤,差一點的鹽堿地、貧瘠地也能收400斤以上。”

    “今年肥料太貴了,有些農戶舍不得追肥,不然還能高些。”

    高德又問:“成本呢?”

    安濤說:“不算地租,每畝約200元,算上地租,一畝成本約600元。”

    郭陽和高德心中的把握又大一分。

    這樣算下來,每噸大豆的生產成本在2400~3000元之間,甚至能更低。

    而且這里運輸到魯省工廠并不遠,即使北上津門,物流成本其實也不高。

    在農民保本的情況下,到廠成本最低能控制在2700~2800元/噸。

    但大豆今年每畝普遍有30~50元的補貼,農民賺補貼錢就夠了。

    蘇省等濱海鹽堿地上的大豆基地也差不多。

    甚至物流成本更省。

    郭陽和高德繼續向安濤問了些細節。

    比如玉米改種大豆的情況,魯省今年大豆播種面積增長的很夸張。

    去年魯省玉米播種面積四千六七百萬畝,大豆播種面積四百多萬畝。

    但今年玉米改種的不少,魯省大豆播種面積上千萬畝跑不了。

    和嘉禾建立了合作關系的有四五百萬畝,至于沒建立合作關系的,其競爭力也稍差一些。

    種植面積小且分散,品種各異,栽培水平參差不齊,缺乏機械……

    加上收購過程中的混收、混儲、混運,原料質量難以保證。

    所以,國糧即使想轉變采購路徑,第一想法也是撬嘉禾的大豆種植基地,而不是自己建立渠道。

    等魯省的種植基地考察也告一段落,高德問道:“老板,還去東北嗎?”

    “不去了。”郭陽撇了撇嘴,“看九三的態度就知道了,這老薛,接受采訪就算了,末了還不忘提一嘴嘉禾。”

    “哈哈,不到兩個月虧10億元也確實夸張了點……”

    嗡嗡嗡。

    高德掏出手機,“咦…阿秋的電話,可能是船運公司有消息了。”

    “應該沒那么快。”郭陽說道:“先接,可能是老美那邊有消息了。”

    不一會兒,高德臉上的神情越發詫異。

    “老板,還真讓你說準了,usda的供需報告出來了,不過有點詭異。”

    “老美似乎不想打價格戰。”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