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玉米-《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今年的大豆產量有多少?

    隨著各地的豐收,一份份單產和總產數據在各大媒體廣為流傳。

    糧油信息中心的預測完美落地,2.05億畝的大豆播種面積,產出4400萬噸大豆,并不是毫無根據的胡亂猜測,而是切實的真實數據。

    而且效益并不差,去除了地租,種地能有一百多元的凈利。

    以往農民能有這收益,睡著了都會笑醒。

    所以致富經又出動了,這次依然是種植大戶種糧的故事。

    一年賺十幾萬,甚至幾十上百萬元,深深的吸引著鄉村和城市的人群。

    濱海鹽堿地也還在圍墾,再等一兩年又將增加一兩千萬畝的耕地。

    國內的糧食壓力前所未有的少。

    小麥和水稻的基本盤產量也在穩定上升。

    大豆實現了85%自給,自給自足總是讓人欣喜的。

    如果能有選擇權,即使是豬牛羊也不想吃轉基因壓榨的豆粕,這至少能讓人們夸贊一句:這肉口感不賴。

    飼料豬也得有個高低貴賤。

    豐收的喜悅自下向上傳達,各種數據信息也有企業和機構在時刻監測。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不對勁。

    金融危機爆發了,國際糧食危機稍有改善,糧食價格大跌,但缺糧的國家依然缺糧。

    印度、泰國、巴基斯坦等各主要產糧國依然限制糧食出口。

    而國內,除了大豆價格在低位,玉米現貨價格也在絕對低位,收購價在0.53~0.55元之間徘徊。

    “按理說不應該啊!”

    糧油信息網的信息部門經理蘭順很納悶。

    “今年有7000多萬畝耕地由玉米改種大豆,玉米播種面積僅剩3.5億畝,近五年最低。”

    “去年全國畝均單產約1186斤,今年預估產量在2.07億噸,比去年減少了約0.45億噸。”

    “國內加工廠在大幅投產,需求量應該增加了不少,怎么這價格還這么低?”

    小會議室里,有部門人員說道:“會不會是金融危機的影響?需求降低了。”

    “不對,不對勁!”

    蘭順一個勁的搖頭,“因為老美的減產,全球的供求關系依然趨緊。”

    “這個價格無論內銷還是出口都很有優勢!”

    “不是有優勢,是太不正常了!”

    經理這副模樣,也讓糧油信息網信息部的人皺眉思索了起來。

    北美不用想,轉基因危機讓玉米生產成本同樣增加了不少。

    但南美玉米離岸價約為1130元/噸,即使海運費下降,進口玉米到岸稅后價也要1600元/噸以上。

    而國內從北方運到南方,玉米到港價不超過1200元/噸。

    400元的優勢,幾乎是碾壓。

    即使出口,靠近島國、南韓兩個玉米進口大國,也占盡了地理優勢。

    這兩個國家年需求量超過2600萬噸。

    再加上東南亞、中東,甚至非洲的部分市場,國內產區收購價不應該這么低。

    也就在這時,一個穿著行政夾克的男子怒氣沖沖的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他是公司總經理吳波。

    “蘭順,你們信息部干什么吃的?”

    “今年的市場信息完全不準,讓客戶蒙受了巨大損失,現在全都在鬧著要退錢。”

    糧油信息網是民營企業開辦的網站,旨在為糧食客戶提供專業的糧油信息服務,以及糧食電子商務貿易。

    涉及到產區、銷區,以及最重要的商品期貨市場。

    實行的是會員制,每年會員都需要向網站交錢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服務。

    在網站上達成交易也會收取傭金。

    前幾年糧油信息網都在日益壯大,但這兩年日子卻不好過了。

    吳波將一份客戶名單丟在了桌上,“你們信息部自己去給客戶解釋。”

    噤若寒蟬。

    信息部的人都沒有動靜,蘭順心里也很不爽,但吳波不僅是總經理,還是股東之一。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可tmd問題出在哪兒都不知道啊!

    “吳總,這批客戶現在交給信息部來處理,肯定是留不住的。”

    蘭順迎著吳波要吃人的眼神,“再給我們點時間,找出原因,才好對癥下藥。”

    嗡嗡嗡。

    吳波從兜里摸出手機,是南方一名大客戶的電話。

    吳波接聽了之后,臉色就變得越發難看。

    掛斷后,更是瞳孔怒張,兇狠的看了一圈會議室里的眾人。

    “tmd,還調查個啥,直接去惠農網上抄作業吧,艸,抄作業都抄不明白。”

    “砰!”

    關門聲響徹整片辦公樓。

    但更重要的是其嘴里透出的信息,一個最不愿意聽到的網站又出現了。

    蘭順失魂落魄的打開了那個熟悉的網站,重復著這兩年的動作。

    在惠農網的糧油版塊。

    兩篇鮮紅的文章被置頂。

    《2.5億噸!全國玉米產量與去年持平》--玉米播種面積減少7000萬畝,但得益于全國玉米品種的更新換代,整體玉米單產大幅提升至1400斤/畝。

    《玉米產量積壓--嘉禾、國儲糧等企業積極與農業部溝通,玉米出口配額再次松綁》

    增產!

    又是增產!

    這個讓人欣喜的消息卻數次給糧油信息網帶來巨大的麻煩!

    意外!

    又是意外!

    客戶全tmd跑光了。

    現在增產都這么容易的了嗎?

    去年才大幅增產了的啊!

    蘭順終究還是點開了那篇增產了的文章。

    為了不被市場淘汰,應對更加殘酷的市場,眾多種企都加強了研發投入。

    不管是仿制、自研、改進、合作,還是其它什么手段,各大種子公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天玉系列依然一家獨大。

    但種植大戶、合作社、企業為了防范品種單一風險,品種布局上也需要變得更為合理。

    一些各具特色的新品種陸續推向市場。

    為了生存,除了主產區,以往一些不被種企重視的小微型玉米產區也得到了更高的市場重視。

    以往,一個偏遠的縣城市場,基本沒大企業重視。

    如今,播種面積減少,上面又有座大山壓著,再小的肉那也是肉。

    即使在偏遠的鄉鎮,這種子推廣工作也得給我做過去。

    利合16、德美亞1號、登海10號等等改良后的品種,加速擠壓了一些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種業生態上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形態在這兩年里快速發展。

    玉米種子是商品率最高的作物,農戶用種只能跟著種子公司走。

    最終結果就是全國的玉米品種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更新換代。

    蘭順怔怔的看著那個數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