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八十章 紅旗河的遠景;亢奮的全王-《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這得五六年的時間了吧!”

    郭陽也想起了曾經那兩臺發揮了重大功勞的撿石機,跟著翁立新去了一趟柴達木,然后就再也沒有回來。

    “這柴達木也太坑了。”

    “哈哈,撿石機實在太好用了,那邊也窮得慌,見著好東西就不想放。”

    兩臺撿石機就讓郭陽對柴達木那邊有了些認知,心里也有些疑惑。

    “老師,柴達木農墾怎么突然想來嘉禾考察呢?”

    “可能是想在高寒牧草的育種和實驗上做些交流吧。”翁立新說道:“冬天柴達木農墾事少,出來學習是常態。”

    “好,我這邊確認下時間再回復你。”事情應該沒那么簡單。

    和老師又聊了會兒,柴達木農墾只是青省農墾的一個組成部分。

    其中的格爾木農場和德令哈農場是相對較為成功的綠洲農業,但也只是相對。

    整個青省農墾系統都比較窮,職工平均年收入只有一千七八。

    而且生態破壞也非常嚴重,即使長期在治理,改善也不是很明顯。

    老師這些年的研究重點方向也一直集中高寒地區的草甸和草原修復。

    如今隨著苜蓿得到國家的重視,不僅苜蓿產業水漲船高,相關的學者也跟著受益。

    翁立新在業界內,已經是頂尖的大佬,院士跑不脫了。

    苜禾農牧如今也沉下了心,專注于牧草種子的研發、生產和推廣,以及牧草的加工和貿易。

    業務收縮了,但利潤也來得更輕松。

    經過這幾年的普及,再犟的人也知道種植苜蓿的好處。

    據翁立新所說,柴達木盆地也在發展苜蓿產業。

    疆省兵團和農墾等單位甚至在強制性推動鹽堿地、中低產耕地輪作苜禾1號,激活土地的高產潛力。

    這也是在為休耕做準備。

    農業部已經放出了相關風聲:酒泉都能試點,其它地區也理應要試點。

    藏糧于地適時的被提了出來。

    掛斷電話,又喝了會兒茶,郭陽想起嘉禾營養健康研究院的新成果:葵籽油。

    也是來自于去年培育的新品種。

    這讓他想到了柴達木的春油菜。

    柴達木這時候找上門,八成是獲得好處和成效越來越多,有點坐不住了。

    郭陽起身走到老板椅后,墻上掛著一張地形圖。

    他找到祁連山那一塊。

    與河西走廊交界的是青省海北州,祁連山中有一個縣城--祁連xian。

    祁連xian西邊的野牛溝鄉有一座冰川--八一冰川,這里是河西走廊‘母親河’黑河的發源地。

    是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維持河西走廊綠洲穩定,保障北方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

    而在附近還有七一冰川,是討賴河的發源地。

    在南邊一點的群山河谷,是疏勒河的發源地。

    可以說,河西走廊最重要的幾條河流全都發源于附近。

    只是當你凝視冰川的時候,冰川也在凝視你。

    全球變暖,八一冰川在消融,這兩年的消融速度更是在加快。

    整個地區的生態極其脆弱。

    祁連山國家公園要到2017年才被批準建設,如今的八一冰川等河流源頭并沒有得到任何的保護。

    真等國家出手,事情已經不知道惡化了多少倍。

    郭陽又往南邊看了看。

    青省境內河流縱橫,大通河、黃河、金沙江……西南地區藏省、川省、云省的怒江、瀾滄江、雅礱江、大渡河、雅魯藏布江。

    乃至于桂省的紅河、右江,以及北部灣海港。

    “紅旗河……大西北,大西南,再到華南的出海港。”

    “不管能不能行,只要生物能源產業能發展起來,總能保留一份希望。”

    “還是多多搞黑科技種子啊!”

    感慨了一會兒,郭陽暫時將這些想法收起來,現在關于紅旗河的想法還沒有被提出來。

    有點異想天開。

    但如果真想把這條大動脈打通,唯一的主產業支撐只能落在能源身上。

    也只有能源,才能讓國家機器動心,你有本事就把能源給我干到過剩嘍!

    真為了農業去搞一條紅旗河,褲衩可能都得輸掉。

    但這一切都得先把文冠果和麻風樹發展起來再說,而且現在的品種還不能支撐這一大產業。

    無論是種類,還是現有麻風樹和文冠果的產量和出油率都是如此。

    還需要更高等級的種子。

    現有一萬三千多點自然能量看起來很多,其實依然不夠用。

    只是如今的品種可以暫時先用著,重點要先放在水源地的生態治理上。

    所以得先突破高寒地區的生態治理困難。

    在去年的種子培育中,他就做了一些這方面的準備:牧草、灌木、喬木,皆是高寒地區的生態品種。

    不過相比祁連地區幾千種動植物依然很單薄。

    有些東西還是要親自去現場看過才知道該怎么做。

    比如冰川該如何保護,甚至于能不能通過特殊的生態系統反向增加冰川的厚度?

    或者沿途能不能多匯聚些水流?

    從而讓下游的來水逐年增加。

    ……

    晉省,大同,左云。

    這里的煤礦資源讓人羨慕的發紫,無數大字不識一斗的農民借此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富豪。

    “李總,想好了,真讓把幾片山承包下來種文冠果?”

    左云農業局負責項目審批的局長燕家一臉稱奇,轉型做農業并不奇怪。

    但在如今的大背景下,還堅持要建立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就讓人很不解了。

    這是明顯的虧本生意嘛!

    聽說市里的煤炭企業轉型小組,大部分煤老板都選擇了退出文冠果,只有這個李永才犟得和頭牛一樣。

    李永才面色平靜,“想好了。”

    “其實你發展點其它農業產業也行的,大棚蔬菜、養殖、果樹,哪一樣不比種文冠果強啊!”

    “我就是看好文冠果。”

    “哎,勸不動你,也不知道那嘉禾給你灌了什么迷魂湯,看把你迷得神魂顛倒,比狐貍精還強。”

    相比轉型小組里的大部分煤老板因為沉迷美色,看好沙海的肉蓯蓉產業。

    他李永才可以說是潔身自好了,對文冠果項目,自從得知嘉禾在隴省的大動作后,心中的最后一絲疑慮也徹底的打消了。

    張掖苗圃的第一批文冠果苗,有一批的是他李永才的。

    當李永才回到公司后,陸大節等僅有的幾個依然對文冠果感興趣的煤老板圍了上來。

    “才哥,搞定了?”

    “嗯,一共10萬畝,縣里和市里會去和農業部相關處室報批,可以拿地了。”

    “我的心臟都在跳動啊,才哥!”

    “少吃點肉蓯蓉,那玩意吃多了太勞累,也傷身,別哪天倒下去爬不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