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另外,也就是路易達孚真的還有用啊! 國內的期貨交易才起步,活躍度太低了。 很多企連套期保值都不會,只拿期貨當獲利的工具,反而栽了進去。 路易達孚等外資既能活躍市場,也能讓國內期貨交易快速進步。 想要爭搶美風向標的地位,國內期離不開外資。 另外,嘉禾在貿易上也不成熟,真把那60萬噸交割了,也只能長期儲存,慢慢消化。 還不如協議賠償,讓路易達孚自己處理。 全盤梳理了下,郭陽認為嘉禾選擇的方式并沒有問題。 利益已經最大化了。 穩定的市場不僅利于農和企,對天禾的種銷售也極為有利。 … 天禾種業的小會上。 郭陽聽取著瞿陽的匯報。 “現在全疆都知道了天20,農戶求購熱情高漲,最近半個月種子銷量明顯上升。” “50元/公斤的價格,比市面上常規種均價36元/公斤高不少,但種子依然供不應求。” 大約一畝用種1.5公斤左右,現在這價格一畝差不多就是75元。 價格不便宜,但也沒有太離譜物有所值,農植效益提高很明顯。 郭陽又問:“良種補貼呢?” “一畝補15元,而且這次是直接補到農戶手上,對天禾來說是利好。” 瞿陽笑道:“希望今年的新品種能打開黃淮和長江流域地區的種市場。” “那可不容易。” 郭陽清楚新品種的情況,這個月才培育的,“那是雜交種,制種成本很高。” “賣得也貴啊,我對天禾科學院很有信心。”瞿陽笑道: “天禾也有二十萬畝制種基地,制種成本會更低些。” “有信心就好。” 一般來說,雜交的制種成本比常規高8~10倍,售價也更貴。 如鄂雜和華雜系列基本都在200元/公斤以上。 雜交的優勢也很明顯,產量高,品質好,抗病性強。 但推廣起來也很難,因為太貴了,目前全疆也僅有少量試種,播種面積不超過2000畝。 一畝種子成本近三百元,沒有絕對效益前,農是不會動心的。 郭陽雖然也對新培育的雜交品種很有信心,但想真的推廣開來,至少要三五年時間。 、玉米、大豆、油菜、蔬菜……天禾系的產品依然是市場上的主流。 談完正事,郭陽對瞿陽說道:“總部這邊你多盯兩天。” “老板要去出差?” 郭陽裝作為難的說道:“唉,這不向陽湖搞了個冰釣比賽嗎?非得讓我過去壓場子。” “額…老板,你演的有點假。” “有這么明顯嗎?” 這段時間確實挺忙,不過郭陽也確實想休息了,看來過兩年得找個ceo。 “你就差把笑容掛在臉上了。”瞿陽打趣道:“兩天可以,兩天后我也得去跑市場看看情況。” “兩天足夠了。” …… 疆省,天禾種業烏蘇農業服務部。 屋外的水泥廣場上停著數輛皮卡車和貨車,而在庫棚下,幾個壯漢正在搬運成袋的種子。 而在服務部的小小房間里,也同樣擠滿了人,全都是來排隊訂購種子的。 坐在前臺的小妹文紅抬頭看了眼,招呼道:“別擠,排好隊,一個個來。” 有人回道:“種子夠嗎?” “誰叫你們不早點來,有人去年八九月份就訂購好種子了。”文紅說道:“你們倒是一點都不急。” “那不是以前不知道嗎,這次期多空大戰才知道了天禾的名頭。” “哎,我也是關注期后才知道天的。” “主要是太解氣了,嘉禾硬生生把價拉了起來,不然我可能還沒賣呢。” “可不是。” “增產增收才是硬道理。” 聽著一群人的閑聊,文紅已經見怪不怪,這樣的人最近多的是。 她收錢都快收麻木了。 每天單調且枯燥,幾萬元,十幾萬元的種子款已經絲毫不能刺激她的興奮閾值。 … 二月末,豫省,焦作。 在某塊河灘地上,綠油油的小麥一望無際,阡陌縱橫的農田里到處是忙碌的身影。 春來萬物生,灌溉正當時。 春季灌溉是土地過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對小麥的穩產高產至關重要。 “這水來得及時啊!” 富農合作社的金凱強松了口氣,回頭對一旁的小伙說道:“謝謝了啊,小于,這段時間麻煩你了。” “合作共贏嘛。”小于說道:“金總下一季是打算種大豆,還是玉米?” 富農管理的土地面積接近7000畝,是絕對的種植大戶。 也是天禾的重點客戶。 實際上,春灌早該在二月初就開始了,可北方已經連續數月已經沒下雨了。 元宵節的那場大火讓嘉禾注意到了北方的干旱。 天禾的方案里就有協助農戶解決春灌這一條,跑跑路,研判用水形勢,巡查漏水點也是能做的。 而負責富農合作社的業務員小于甚至幫忙調來了小型挖機清淤渠道…… 金凱強回想了下,說道:“小于,你推薦種什么?” “大豆吧。”小于想了想說道:“你這地有些板結了,改改土。” “行啊,你說了算,那就種大豆。” 如果是往年,金凱強是決計不會種大豆,產量太低了,不過和天禾合作久了,也知道天豆系列的大名。 再加上去年玉米價格不景氣…思來想去,大豆確實合適,而且種子也便宜一些。 小于是講良心的,沒瞎推薦。 “先來25噸大豆種子吧。”金凱強說道:“貨到付款,我也不賒賬。” “好叻,金總。” 小于笑了起來,這一筆訂單就29萬元,輕輕松松啊! 在天禾上班就是這樣,其實業績壓力不大,老總們也很體貼,你想掙錢,那你就多走市場。 多跑市場總會有收獲。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