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桂省的一百萬畝麻風樹基地,分到了田東、田陽、田林三個區(qū)縣,今年完成一百萬畝種植任務絕對沒問題。” “放心,老板,這次基肥施足了的,保證兩年麻風樹就能掛果。” 丁壹站在一座黃褐色的坡地上,目之所至,皆是小小的麻風樹,心里也豪情萬丈。 “兩年掛果,你那是殺雞取卵,樹長大點,掛果量才多,不急于這一時。” 郭陽笑罵道,突然又想起了上一世桂省的一種沃柑種植模式。 一畝種220株,第一年種,第二年就可以畝產(chǎn)2~3噸,先把成本收回來,種得矮,種得密,早結豐產(chǎn)搶市場。 后期就砍樹,不過老表們往往最后都舍不得砍樹,導致管理逐漸跟不上。 也不知這時候沃柑有沒有在桂省種了。 想到這,郭陽說道:“丁壹,你在調查下桂省的柑橘種植,看有沒有一種叫沃柑的柑橘品種。” 丁壹說道:“老板,桂省種柑橘得種砂橘啊!” “算了,對牛彈琴。”郭陽說道:“我讓川省的周述去問問中柑所。” “周述是專業(yè)種柑橘的,肯定要比我專業(yè)一些嘛。” 郭陽笑道:“別狡辯,種植的進度還得推一推,文冠果的進度都超過你們了。” 丁壹開始叫冤,“那不一樣啊,老板,我這全是土地流轉,人力、物力的組織難度可比‘公司+基地+農(nóng)戶’難度大多了。” 郭陽說道:“那我管不著,集團馬上要推進二期麻風樹項目,到時桂省可不能拖后腿。” 丁壹的臉快扭成了麻。 他聽說一些隴省文冠果的情況,有些地市幾乎是全體動員,一個村子家家戶戶都在栽樹,自發(fā)性強。 而百色因為是土地流轉,栽樹的工人都是臨時聘請的。 一是要付工資,二是工人一多就不好管理,又要進度,又要質量,丁壹一時有點發(fā)愁該怎么搞。 了解了百色的進度,郭陽又給漳州長泰基地打去了電話。 長泰10萬畝的任務也已完成了大半。 當嘉禾按每畝900元前三年投入,陸續(xù)將資金打入專款專用賬戶,百色和長泰的行政障礙就已經(jīng)解除。 可以說,只要錢到位,以我國勞動人民的熱情,種樹還不是手到擒來。 至于基層管理遇到的問題,他現(xiàn)在操心不了那么多,只看結果。 忙完了麻風果的事,郭陽轉頭又把電話打給了周述。 按照時間,柑橘園今年就該掛果了。 等了一會兒,電話才被接通,郭陽問道:“怎么樣,今年能掛果了嗎?” “今年已經(jīng)試掛果了,老板,目前的樹長勢很不錯。”周述說道:“老板,我感覺可以新開基地了。” 郭陽挑了挑眉,“怎么說?” “這果子好吃啊。” 丹棱的果園里,周述用手撫摸著不足彈珠大小的柑橘果子。 “去年在幾棵長勢好的樹上留了幾個果,年后嘗了嘗,口感很驚艷,絕對能賣上價。 剛好苗圃里苗木充足,現(xiàn)在建園是最好的時機。” 郭陽說道:“留了果,不知道給我留兩個?” “額……” 周述突然想起他曾經(jīng)好像答應過老板,三年內要讓老板吃到果子。 但這一季掛的果,至少要等到12月后,才能進入采摘期,我靠,老板不會記仇吧。 郭陽不知道周述內心戲這么多,而是說起了正事,“有個叫沃柑的品種,你聯(lián)系渝市中柑所引進一下。” “沃柑?我們的種質圃已經(jīng)引進了這個品種。” 周述回憶了下,“這個品種是04年中柑所從南韓引進的,不過中柑所試種了幾年,結的果小,品質也不好,應該沒什么推廣價值。” 郭陽嗯了一聲,想了想,最后還是直接說了。 “沃柑更適合在高光照、高積溫地區(qū)種植,川渝地區(qū)低溫寡照并不適合沃柑,自然種出來不好吃。 所以我想在南寧再搞一個沃柑基地,面積依然是3000畝。” 在后世,沃柑最早就是在桂省武鳴火起來的,收益極其夸張。 “不看你有房有車,就看你有幾畝沃柑。”這句話是當時南寧一帶農(nóng)村最流行的丈母娘擇婿標準。 60畝900萬元,有這樣一個最具傳奇色彩的沃柑致富案例做支撐,當?shù)匕岩粋€柑橘品種推到超越房、車的高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從2010的往后10年,國內柑橘界可謂活力四射。 先是砂橘、溫州蜜柑、贛南臍橙和琯溪蜜柚引領市場,隨后不知火、春見、沃柑、紅美人、倫晚、中華紅又相繼走紅。 除此之外,金秋砂橘、大雅、甘平、晴姬、明日見等品種也被炒的沸沸揚揚。 其中甘平剛面世的時候,因為稀少,被爭相品嘗的老板們炒到了100元1個。 這10年,也是華夏果業(yè)最繁榮的十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