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試產成功-《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這一個月的時間,郭陽都在南方晃悠,桂省、云省、閩省、粵省、蘇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這個季節,農田上隨處可見嘉禾的印記。
金黃的水稻和玉米,青蔥的鹽堿牧草,黃燦燦的大豆,五顏六色的蔬菜,地上跑的農機,天上飛的無人機……
每一樣產品的大放光彩,都會讓郭陽心中涌現一份喜悅。
而當看到農民因為嘉禾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而受益時,他心中的成就感也更深一分。
為農民服務,與農民一起致富。
這是嘉禾的宗旨,也是五畝換大奔成立的初衷之一。
所以,當桂省的麻風樹果實開始成熟,時不時就能在惠農網農友圈里引起熱議,還有諸多傳統媒體的關注。
五畝換大奔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次機會。
因此,上一刻還在香蕉園里拍素材的三人組也來到了百色。
恰好郭陽近期參與了一次與省里的談判,談判的氣氛讓他有些不適應,便想出來散散心,剛好在百色碰到了三人。
郭陽看著風塵仆仆的三人組,三人都穿著登山鞋,上面的泥土都沒清洗干凈。
“你們還真是會搶熱點!”
“必須的。”袁華頭戴著一頂遮陽帽,身上穿著防曬衣,說:“現在我們可是新媒體人。”
陳凌也笑看了看向天山,“向總現在可是名人,向大師、向老師的稱呼已經紅遍網絡了。”
“可以啊!”郭陽笑道:“向總以后可以做個大網紅,你還別說,你這模樣在老太太群體中絕對受歡迎。”
“現在年輕的妹子也喜歡大叔,向總這一款也嘎嘎吃香。”
被三人圍著調侃,向天山一臉淡定,偶爾還點點頭,認為三人說得還挺有道理。
這一番表現頓時就逗笑了三人。
也就是靠著這種偶爾逗笑的風格,向天山才能吸引住一撥人的關注。
三人中個子最高大的陳凌從車上拿出設備,扛在肩上,“走啊,去拍一拍工人采摘果實的畫面。”
袁華說:“這樣的效果會不會不太好,又有人會指責有賣苗木的嫌疑。”
“說就說唄,有人喜歡就會有人挑刺,我們又沒有弄虛作假。”陳凌不在意的說道。
向天山也蹙起了眉頭,上一期出來后,評論里就有人說嘉禾是想賣蘋果苗。
雖說這并不能影響大局,但也讓事情做得并不完美。
郭陽在一旁提議道:“可以找丁壹要一要名單,桂省雖然大部分都是流轉過來的山地,但也有勇士選擇了自己種麻風樹。”
“有這種人嗎?”
“種植業永遠不會缺這種人。”郭陽笑道:“其實我也挺好奇。”
“行,我馬上聯系。”
單純從企業角度去拍攝,內容雖然高大上了,但卻顯得不接地氣。
而如果有一個自發的勇士從中獲得了成功,視頻的效果會好上不少,這對接下來的一千萬畝任務也是不小的助力。
因此,丁壹特意派出了一個技術員前來帶路。
技術員叫成友安,有點微胖,由于抽煙,門牙看上去有點發黃,一輛深藍色的皮卡被其開得風風火火,在山路里馳騁。
皮卡后面跟著兩輛車,郭陽乘坐的攬勝落在最后,看著被卷起的灰塵仿佛看到了過往自己開車的模樣。
大半個小時過后,三輛車才在一處山窩子下停了下來。
周圍恰好是一片麻風樹林子。
相比嘉禾的果園,種植得稍顯雜亂無章,但樹上的果實同樣密密麻麻,甚至可能比嘉禾的更多,只是果實沒那么大和均勻。
成友安的皮卡車上發出一陣陣喇叭聲。
不一會兒,就有一個穿著陳舊短袖,戴著草帽,背著背簍的男子從林子里鉆了出來。
“到了啊,成工。”
“老表,這次露臉的機會你可得抓住。”
被稱為老表的男子看不出具體年齡,但看到陳凌架起的攝像頭卻沒來由的有些緊張。
老表一家有一片山地,大概有一百來畝的樣子,其中有一半都被其種上了麻風樹。
今年同樣掛果了。
而且是大豐收。
一家人這段時間全家出動,在山里忙著采收果實。
熟悉了之后,老表對著鏡頭說:“嘉禾今年給0.5元/斤的收購價,一畝今年能收約2000斤,這就是1000元錢呢!”
看似不多,但對這種山里人家卻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誰家還沒有幾片山啊!
1畝1000元,100畝不就有10萬了嗎?而且樹越大,產量也會提高。
在老表家的拍攝很順利,除了這一家人,還有一個點位,不過郭陽就沒跟著去了。
接連一兩周時間,麻風果果實都在采收,晾曬,去除果皮,取出種子。
然后種子又陸陸續續的被送到嘉禾生化在百色的柴油提煉廠。
這是一個10萬噸級的生物柴油提煉廠,對應的也是第一批10萬畝麻風樹。
以今年的種子產量,只能讓其開工三分之一,二期工廠已經在建設中,三期工廠也已經在規劃中。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國內第一個規模化麻風樹生物柴油提煉廠要正式開榨了!
各路人馬都在關注這件標志性事件。
在惠農網上,麻風樹果實采摘、投資、收益分析等等帖子的熱度不減。
嘉禾生化也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在網絡上實時更新各項工作的進程,吸引了眾多人群關注。
而有門路的諸多勢力,則紛紛來到了百色。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的景海春和劉公社早在生果采收期就出現在了田東的群山峻嶺之中。
楚雄的張世忠帶著家鄉父老的期盼來了,西南地區觀望的諸多地市州也都來了。
國家林業局和農業部也派來了專家代表。
華夏石油西南分公司的副總康孟想著在攀西和川北的失利,也帶著不甘出現在了百色。
三桶油等諸多石化企業也都派來了省內代表。
除此之外,還有來一探究竟的記者。
為此,郭陽臨時決定讓嘉禾生化召開一場小型的發布會。
這種盛況和熱度讓從蘭市趕來的方曉章訝異不已,“老板,這次的影響力恐怕會超出想象啊!”
“這還只是開始。”
一連接待了兩三天的郭陽在見到方曉章的那一刻松了口氣,“剩下的接待就交給你來。”
方曉章說:“來的都是些大人物。”
“你現在代表著嘉禾生化,也是大人物。”郭陽笑道:“在實驗室呆久了,也該出來透透氣。”
“好。”
身后站著一家千億級的企業,嘉禾領導人計劃出身的方曉章提足了底氣,游走在眾多大佬之間。
一天后。
百色的工廠里,沉默的設備和生產線充滿了肅殺,仿佛迫不及待想大干一場。
而在警戒帶外,眾多前來參觀的人群也在等待,在墻上還掛著一塊電視屏幕,實時展示加工的畫面。
人群中,郭陽和華夏石油的康孟,以及三桶油在省內的代表站成一個圈子。
國內的成品油市場是以華夏石油和華夏石化兩大集團主導的市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