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二十九章 糧食再增產的信心-《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郭陽把文件遞給祁子文,道:“其實還是太貪心,有輪作休耕就應該滿足了。”

    聽完祁子文匯報的三件事,郭陽并沒有急著讓他走,而是讓其繼續陪著喝茶。

    “工作上感覺怎么樣?”

    “挺好,各個部門都挺配合,透過全局來看整個集團的發展也會有種高屋建瓴的感覺,學到了不少東西,這還要感謝老板的栽培和器重。”

    祁子文語氣里帶著誠懇,這也是他的真心話,四年前他還是一個享受嘉禾獎學金資助的貧困好學的農學生。

    進入嘉禾后,就直接入選嘉禾領導人計劃名單,在農業項目組磨礪兩年后,今年就被火箭式的提拔為董事長助理。

    雖然只是助理之一,但他個人的感覺非常好,也在拼了命的一邊工作,一邊汲取各種知識。

    對于提拔他的老板,除了感激,就是敬佩,這是一個比他還極致的工作狂。

    “還是你自己肯下功夫。”郭陽笑道,他對祁子文還是挺滿意的,年輕肯干,腦子里想的也不是勾心斗角,而是踏實做事,這樣的人用著舒心。

    從工作到生活,再到學習,兩人閑聊了半個多小時,門外又來活了。

    嘉禾糧油的專屬秘書江文走了進來,先后和郭陽、祁子文打了招呼,才在茶幾旁也找了個位置坐下。

    “關于北海港糧食碼頭泊位的建設規劃,嘉禾國際和嘉禾糧油出現了一些分歧……”

    很快,郭陽知道了事情的緣由。

    從和桂省達成北部灣港的投資協議后,港口部門就立馬著手進行了規劃,嘉禾國際、嘉禾生化、嘉禾糧油都參與了進去,只是在優先建設多少噸位級的泊位時產生了分歧。

    嘉禾國際和嘉禾生化認為要優先建設兩個10萬噸級別和1個5萬噸的碼頭泊位,以滿足糧食、生物柴油等農產品運輸和出口的需求。

    而嘉禾糧油認為平陸運河未通航之前,建設3個3~5萬噸級別的泊位就足夠用。

    但最終嘉禾國際和嘉禾生化漸漸占了上風,于是高德讓江文來提前匯報一下,反正最后規劃也讓老板審批。

    江文說道:“因為這個問題,幾方吵了不下幾次。”

    郭陽思索了片刻,“北部灣有沿港鐵路,如果說西北西南的農產品通過鐵路運輸抵達港口,平陸運河通不通航也無傷大雅吧!”

    江文心里咯噔了一下。

    老板這樣問很可能就傾向于上大噸位,而他所在的嘉禾糧油意見剛好相反。

    在心里快速的捋了捋高總的說辭,江文說道:

    “集團戰略投資部做了份調研,綜合休耕、擴大燃料乙醇推廣等因素后判斷,國內未來糧食進出口的潛力都不高,以自給自足為主,現在在國內港口進行的投資,很可能會有閑置風險。

    同時,戰投部調查發現,四大糧商實際上并不是特別重視在國內糧食產區的收儲。

    基于此,可能四大糧商也認為國內的糧食出口是暫時的,等平衡各種作物種植面積后,國內糧食對外依存度降低,但也沒有能力對外輸出糧食。

    而從今年玉米和大豆的產量變化來看,明年又有輪作休耕,種植結構調整就該到位了。

    所以,嘉禾糧油認為,以后國內內陸和沿海物流的重要性,要遠大于遠洋物流,因此提出優先建設3~5萬噸級泊位。”

    江文有些忐忑,他其實知道老板是堅定的看多國內糧食產量增長,但他是嘉禾糧油的駐辦秘書。

    而且,從內心上說,他也有點認同戰投部的調研報告,國內這兩年的糧食貿易確實有點混亂,只有嘉禾抓住了玉米出口的機會。

    但隨著輪作休耕文件的下達,明年將有6000萬畝耕地參與,屆時大豆面積將進一步增加,玉米面積再度大幅調減。

    那明年還有多少余糧用于出口?

    肯定不多。

    可以說正是老板大力倡導的輪作休耕,很可能導致嘉禾糧油現在的出口量腰斬再腰斬。

    郭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著一旁的祁子文,問道:“你怎么看?”

    祁子文沉思了一會兒,說:“輪作休耕,從長期來看,是利于單產提高的。”

    “但也減少了土地使用面積。”江文又說道:“且國內的玉米大豆生產成本高于南美,隨著國內農資人工價格上漲,這種劣勢也越明顯。”

    祁子文一時語塞,窘迫的喝起了茶。

    郭陽看向江文,道:“戰投部的調研帶了嗎?”

    “帶了。”江文從文件夾中取出一份材料。

    郭陽接過后,就看了起來,調研很詳細,有各種數據做支撐,結論也和江文說的一致。

    輪作休耕這一巨大變革,將深刻的影響國內未來的糧食產量。

    而之所以做出這一決策,也是因為國內三大主糧今年總產達到了5.6億噸,其中水稻總產2.06億噸,小麥1.3億噸,玉米2.24億噸。

    如果再加上大豆的預估產量5052萬噸,此外,薯類的產量約3000萬噸。

    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創紀錄的6.4億噸。

    世界人均糧食標準是400公斤,而目前國內大約是479.4公斤,超過世界人均標準79.4公斤。

    還如一些高粱、小米等小雜糧沒算進去。

    總的來說,養活國人完全不成問題。

    但郭陽看到這些數據后,不自覺就面色嚴肅起來,他這一變臉,江文和祁子文察覺后,也不由坐直了身體。

    其實郭陽是看到糧食總產量6.4億噸后,突然驚覺好像后世國內巔峰時的糧食產量不止6.4億噸。

    好像是多年總產在6.5億噸來著?

    他折騰了這么久,糧食總產量竟然還沒有超過前世。

    按調研報告的推測,如果華夏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飼用玉米和大豆將不能滿足需求。

    他皺眉思考了會兒,當看到大豆的產量5000萬噸時,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玉米單產遠高于大豆,而國內因為種植結構調整,大量的玉米地改種為大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結果。

    虛驚一場過后,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份調研報告是有理有據的。

    當前國內的糧食消耗潛力還沒達到最大,當達到最高峰時,現有的玉米和大豆產量的確不能滿足需求。

    那么糧食增產的速度能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嗎?

    普遍觀點是很難。

    今年雖然有七八千萬噸的盈余,但明年又要輪作休耕,經濟也在恢復,糧飼消耗量都在增加。

    所以,大多數人的判斷是明年糧食出口又要收緊了,可能往后都是如此。

    當消費量再次大于總產量時,可能又要做出取舍,放棄部分大豆種植面積,保障玉米供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