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講什么?如何講? 對于一部系列紀錄片來說,可能每一集都是讓人頭疼的東西。 但他也早有準備。 余樂想了片刻,開口道:“我暫時有三個方面的創作核心想法,一是影像主體的改變,二是個體故事的宏觀維度,三是視聽元素的互補。” 郭陽挑了挑眉,什么亂七八糟的,“說通俗點。” 余樂笑道:“這就需要回到航拍本身去分析,航拍的對象是大地,最顯著的就是地理地貌,所以大地是影像主體之一; 而大部分地區都有人類活動,所以人是另一大主題。 不同地理環境造就出不同地區人們不同的生活習慣,具有極強的符號感,是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比如青海河湟谷地與隴省東部地區同為黃土高原,因氣候不同,農耕方式也不同;長江三角洲與桂省漓江都以水做串聯,丘陵與喀斯特地貌也造就出不同的生活習慣; 另外,人對于山川大地的改造最為劇烈,占比最大,如晉省能源、古建筑,鄂省三峽大壩等。 以上這些,就是影像主體的改變:大地與生命。” 這次,郭陽認真回憶了一下,然后點了點頭,這小子還是有點水平的。 接下來,余樂又說了說個體故事的宏觀緯度。 大意就是用數量不等的獨立故事組成每一條線路,突出時間與宿命。 到這兒的時候,郭陽已經認同了余樂。 等其說完第三點視聽元素的互補后,郭陽再沒有任何疑慮。 畫面、配音、音樂、音效等元素也是航拍中國成功的關鍵。 能在短時間內說出這兩點,余樂是有紀錄片水平的。 但郭陽想了一會兒,開口道:“影像主體除了大地和人以外,其它生命也可以作為主題之一。” 余樂若有所思。 “比如說無人區。”郭陽沉吟道:“就好比青海的可可西里,占青海面積的32%,不可能忽視掉它,這里雖然是無人區,但也絲毫不妨礙其它生命在此生存,因為海拔高,這里的野生動物不得不練出獨特的高原生存本領。” 郭陽想起了過年時在野牛溝的經歷。 “比如說高原上的野牦牛,為適應高原低氧,野牦牛的氣管長得很粗大,每次吸上一大口氣,就足以供應身體的需要; 還有柴達木盆地里的鹽湖,每個鹽池中都有不同的顏色,這是杜氏鹽藻在不同濃度鹽水中不同的表現,鹽度高時,杜氏鹽藻呈現出紅色,鹽度低,杜氏鹽藻則維持著原本的綠色; 還有不同地區的植物也有著極強的獨特性…… 動物、微生物、植物都是大地上的生靈,以之為載體就能看見每一片大地都有著迥然不同的性格。 這種種生命的神奇之處,也是吸引觀眾的重要所在。” 聽完,余樂露出了心悅誠服的表情。 這不僅是對其拍攝理念的認同,也是同對郭陽所舉的例子的佩服。 能隨口說出種種生命的奇特之處,要么就是學習極其淵博,要么就是其可能親眼見過。 余樂更傾向于是后者。 因為嘉禾還有個天境祁連項目,他也因此知道嘉禾在青藏高原上也有諸多投資。 然而,郭陽其實是兩者都有,為了培育新品種,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無數的動植物知識。 也因此對自然界中的種種生命越發敬畏。 和余樂聊得越多,郭陽就覺得這人越發對他胃口。 “老板,要到時間了,該出發了。”羅修敲了敲門,提醒道。 “好。”郭陽回了聲,又扭頭與余樂握了握手,“余導,今天就先這樣,以后這個項目還要你都費心。” 余樂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這總導演的位置大概率是定了,分集導演上估計也有不小的話語權。 這讓他喜形于色。 “郭總,你放心,就算是拼命,我也會把這個項目干好。” 去宣傳部時,郭陽帶上了付秋雁,到了門口,經過一陣通報,郭陽才見到了趙成毅。 另外,yang視的臺長焦寧,以及紀錄片頻道的總監金威也在。 面對兩位副部委級的領導,郭陽也已習以為常,不卑不亢。 中化的劉德樹,以及國糧的寧高寧,這兩位也是副部級,他同樣也能侃侃而談。 而由于領導打了招呼,趙成毅和焦寧雖然頗有微詞,但也不至于刁難他。 金威此前曾因和bbc合作的《美麗中國》,而拒絕了《航拍中國》,但此時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而且郭陽承諾這部紀錄片的投資全部由嘉禾出,只是需要央視和宣傳部幫忙協調,如果效果好,屬于他們的功勞也少不了。 只是對一部紀錄片這么興師動眾,讓趙成毅和焦寧多少有點好奇。 在寒暄了一陣后,趙成毅就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嘉禾為什么會想著拍這樣一部紀錄片?” “起初只是想推廣嘉禾的消費級無人機。”郭陽沉吟道:“但在項目的籌備過程中,我的無人機團隊卻告訴了我一個消息,這讓嘉禾更想把這個紀錄片拍好,所以才會尋求央視和軍隊的幫助。” 趙成毅問道:“什么消息?” “老美也有個公司在拍一部紀錄片,名字叫航拍美國,他們想通過高科技高清航拍的方式展現老美各個州的歷史盛況,而且有一部分設備也是采用的嘉禾的無人機。” “老美哪有什么歷史!” “聽說他們最近在拍惡魔島監獄。” 這不是郭陽杜撰,而是真實存在的,當他從大疆團隊知道老美也在拍《航拍美國》時,大腦也一瞬間宕機了。 他前世沒看過這部紀錄片,甚至聽都沒聽過。 然而就是發生了。 所以郭陽也曾懷疑前世央視之所以會拍攝《航拍中國》,會不會就是因為受了《航拍美國》的刺激? 他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小。 也是因此當趙成毅問起時,他直接就把老美搬了出來。 “哈,他們也就這點家底了。” 郭陽笑道:“所以咯,嘉禾就想和其比一比高下,泱泱中華,萬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航拍中國每聚焦一個省份,都會是對華夏文明的一次完美展示。 讓觀眾在紀錄片里發現穿越時空的自信與從容,聆聽到山河搏擊的渾厚聲浪,收藏下我們每個人家鄉最美的一面,從而在文化自信中,完成一場關于中華文明的古今對話。”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