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郭陽在園區入口處見到了劉亞烈。 只見其身形單薄,個子不高,穿著一件黑色薄外套,身邊還站著一個穿著黑紅斑點狀衣服的中年婦人。 “劉總,冒昧來訪,多有打擾。” “郭總這話就客氣了,歡迎還來不及呢,嘉禾的玫瑰蜜香可是難得一見的極品品種,極其受市場喜歡。” 劉亞烈笑了笑,跟著介紹了其太太錢雨。 錢雨笑道:“郭總,玫瑰蜜香是我吃過最好的火龍果。” “哈哈,謝謝。” “郭總,你可能不知,我非常喜歡吃火龍果,各地的火龍果都品嘗過,玫瑰蜜香的口感最好最出眾。” 錢雨贊不絕口,兩口子的普通話也說得很好,比本地人的方言普通話聽起來順耳多了。 郭陽道:“你謬贊了。” “這可是肺腑之言。”劉亞烈說:“郭總,你可能不知道,我原來在馬來是從事油棕種植和棕油生產的,規模也不小。 那時我太太就特別喜歡吃火龍果,但在馬來西亞,能買到的都是進口的白肉火龍果,口感非常不好。 所以,我就給我太太說,我種給你吃吧。” 錢雨附和道:“剛開始以為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沒想到他那么認真。又是查資料,又是引種,還真讓他在馬來試種起來了。” 兩人有秀恩愛的嫌疑,讓郭陽心里有點發酸,早知道就把林可青帶上了。 “怎么不繼續在馬來種呢?” “馬來西亞的土地不適合規模化種植火龍果,那時候,大概只能滿足我太太的胃口。” 劉亞烈說:“火龍果是歐洲人眼中‘口服的化妝品’,枝條和朵也有諸多價值,但國內卻大部分是進口,全國能吃上火龍果的人還不到3%,市場潛力巨大。 于是考察后,就來欽州投資建園,歷盡磨難,才從最初的400畝,拓展到現在的8500畝。” 錢雨拉了拉劉亞烈肩膀,“哎呀,盡扯這些,趕緊帶郭總進屋坐,嘗嘗果子。” “對,你看我,郭總,快請。”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 郭陽一邊走,一邊打量著果園的布局。 和嘉禾的果園鋪滿淺淺的綠肥不同,高豐的基地打理得一塵不染,果園里看不到草的身影。 但其它方面又都很符合綠色有機的生產方法,想必也走的高端路線。“郭總,別看果子丑,但味道一級棒。” 劉亞烈拿出幾個相貌平平的果實,切開,露出血紅的果肉,很是誘人。 郭陽接過一小半,剝開外皮,輕咬了一口,入口即化,清甜涌心。 “不錯。” “和嘉禾的口感還是有不小差距,賣相也沒嘉禾的好。” 郭陽沉吟了下,“高豐其實也可以試試生草栽培,劉總看過嘉禾的園子吧?” “看過,生草栽培優缺點都很明顯,高豐暫時還沒這打算。” 劉亞烈有點不以為然,在他想來,嘉禾的火龍果口感更好,主要原因還是在品種上,和生草栽培有一定關系,但缺點大于優點。 以桂省的氣候條件,想控制好雜草生長,耗費的時間太長,再說,草太多,蟲害也就更多。 果子賣相不好,就是因為被蟲啃了。 郭陽也不再多說,高豐公司的確追求品質,但又沒追求極致品質,商人本質顯露無疑。 不過劉亞烈確實對火龍果的推廣做出了貢獻。 就高豐這種賣相一般的果子,基地反而越做越大,第一步市場開拓就是一道檻。 據劉亞烈說,其產果的第一年,就因為賣相不好,市場沒有銷量,而積壓了五六噸果子。 最后只能壯士斷腕,將五六噸果子免費贈送給商戶品嘗。 在他焦急萬分的計算要虧多少時,奇跡發生了,火龍果優質的口感征服了客戶,訂單紛至沓來。 “所以,羨慕嘉禾啊。” 劉亞烈沉吟道:“不僅口感一絕,果子也種的漂亮,不愁市場銷路。” 郭陽笑道:“高豐也可以,嘉禾的生物農藥也一直對外開放。” “我還是覺得不用農藥為好。” “呃……” 郭陽明白了,但反而更不得勁,從聊天中得知,劉亞烈也是農學出身,但依然對生物農藥持有偏見。 羨慕歸羨慕,但就是要標榜與眾不同,一丁點和農藥相關的都不用。 其實絕大多數消費者應該都對農藥有偏見,即使是生物農藥,生物農藥就不是農藥了? 一句話就能讓人無法反駁。 然而,消費者在買果時,又會用腳投票,更傾向于賣相好的果子,有多少人喜歡吃被蟲咬過了的果子? 郭陽說:“那也可以試試天敵昆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