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嗯,今年會試試。” 言外之意就是此前沒用過,郭陽突然感覺基層推廣的難度并不小。 天敵昆蟲的銷量其實也不低。 但從報表上看,只能看到一堆冷冰冰的數(shù)字。 數(shù)據(jù)的結果是好的,不過放大到全國市場,依然是‘冷門’領域。 聊到最后,郭陽也提了提嘉禾即將探索的新技術:單聯(lián)排種植和夜間補光。 劉亞烈不是很感興趣,稱這和品質(zhì)路線不搭。 離開果園上了車后,聽了一路的瞿陽吐槽道:“這高豐公司估計要走下坡路,往上比不過嘉禾,往下以后也可能擋不住低價產(chǎn)品的沖擊。” “你猜劉亞烈為什么會堅持?” “因為過往他成功了。” “所以種植業(yè)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郭陽笑道:“關鍵是要找準路,堅持下去。” 其實他挺佩服劉亞烈,把路給蹚出來了,和嘉禾的理念不同,也只是因為利益。 嘉禾對大型果園基地沒有興趣,又累風險又高,不如賣苗,前期利潤高,后期細水長流。 現(xiàn)如今黃恩等人對玫瑰蜜香的定價是12元/株,一畝400~500株,能收入4800~6000元。 一旦單雙聯(lián)排種植模式推廣開,即使單價下降,利潤也更為可觀。 說好聽點,也能讓更多的人品嘗到火龍果的滋味。 汽車抵達了欽州灣,港灣里停滿了貨運船。 郭陽去嘉禾的碼頭看了看,還在建設中,泊位的噸位有點大,在集團內(nèi)部也有不少人詬病。 因為去年嘉禾國際的谷物調(diào)運量沒達到預期,只有1000萬噸,其中大半還是阿根廷羅薩里奧港貢獻的。 國內(nèi)貿(mào)易量肉眼可見的下滑。 今年國內(nèi)的休耕面積再次擴大,等北部灣的泊位建設好后,可能還要去攬業(yè)務。 “這次港口投資可能要栽了。” “老板也不是神,不可能一點錯誤不犯。” “當初提過建議,唉,可惜嘍。” 類似這樣的議論聲,在嘉禾內(nèi)部并不少,比如當初持反對意見的高德等人。 夕陽映襯著海平面,霞光漫天,郭陽看著建設中的碼頭怔怔出神。 “其實老板不用在意,去年大豆也全面自給了,再差也不可能有去年差了。”瞿陽說。 “你是會安慰人的。” “那不然去洗腳按摩?” 郭陽沒好氣的的說:“以前也沒見你這么積極,現(xiàn)在是專門來挑事嗎?” “以前你也不去啊,現(xiàn)在有伴了,就試試,試試,哎哎,別打……別打,以后不嘴賤了。” 郭陽也就玩笑似的拍了兩下。 他也知道瞿陽是在逗樂,純粹樂子人,但這事挺嚴肅的。 林可青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現(xiàn)在關注他的人可不少。 尤其嘉禾今年營收達到了兩千億,超過了國糧集團。 在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業(yè)績還沒大爆炸的年代,嘉禾這個成績極其耀眼。 這還沒有把微光納入在內(nèi)。 所以,明里暗里不知道有多少只眼睛在盯著他,總之一切還是走正道,做個正經(jīng)人。 玩鬧了一陣,郭陽問:“南繁基地你要去嗎?” “不去了。”瞿陽沉吟道:“春耕馬上到,今年要加把勁,不能再走下坡路了。” “煥發(fā)第二春嗎?” “哈哈,這個說法好,天禾今年就是要煥發(fā)第二春!” 郭陽笑道:“我看是你瞿陽想要第二春。” “這可不興說,8個老婆已經(jīng)夠多了,再傳下去,那群孫子得傳成16個。” 瞿陽擺了擺手,說:“我是說真的,我有預感,天禾今年一定能止住頹勢,甚至再創(chuàng)新高!” 國內(nèi)是存量市場,海外時間短,又沒有種子商店的加持,郭陽一時有點訝然瞿陽的自信。 “行,我拭目以待。”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