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反壟斷調查是巨頭們合并的最后一道阻礙。 雖然反壟斷很多時候也是資本的玩具,但不得不承認,它還是有一些作用。 這個調查不僅局限在美利堅,在其它各國也有,巴西、阿根廷、華夏、印度…… 所以為了應付調查,合并的巨頭需要出售一些資產。 比如為了安撫華夏市場,孟山就把圣尼斯種業(yè)出售給了中化。 這就是博弈的一環(huán)。 實際上對孟山都的影響也不大,因為先正達也是蔬菜種業(yè)的巨頭。 但這一切讓化工集團的任建新感覺到惡心。 錯失先正達已成定局,他已經(jīng)將失敗的情緒隱藏了下來。 但憑什么中化都沒怎么用力,就拿下了圣尼斯種業(yè)! 而努力了幾個月的化工集團,最終卻什么都沒有得到。 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可以說是孿生兄弟,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多矛盾。 攀比心、嫉妒心…… 網(wǎng)上不是說嘛,既怕兄弟過得不好,又怕兄弟開上路虎。 笑你無,恨你有。 任建新現(xiàn)在就是這種心態(tài)。 國內的化工市場也已飽和,化工和中化現(xiàn)在是競爭關系,即使沒有收購先正達事件,兩者未來也會走向合并。 只是是誰主導的問題。 “既然如此,就讓化工來兼并中化吧,反正你也快退休了。” 任建新陰沉著臉,在他身前,還放著一份關于中種集團收購圣尼斯種業(yè)的資料。 化工集團主導收購先正達失敗,而中化卻在一點點發(fā)展壯大。 他任建新被稱為并購狂人,在一眾央企的管理層中,也給上面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在這一次博弈中成為了劉德樹的墊腳石,這他讓無法忍受。 在暗自琢磨中,他下定了決心。 不一會兒,農業(yè)經(jīng)濟學教授林松來到了他辦公室。 “任總,這次是什么事?” 任建新瞥了他一眼,壓下了心底對林松的不滿,有些事情還得讓他去吹風。 “你這樣……沒問題吧!” 林松笑了笑,“任董,你放心,這次鐵定辦得妥妥的。” “希望如此。” 在任建新的安排下,林松很快又上了一個經(jīng)濟類的節(jié)目。 在節(jié)目上,林松詳細解讀了六大巨頭變四大巨頭將帶來的影響。 其認為四大的存在,將進一步壓縮國內相關企業(yè)的生存空間。 即使拜耳和巴斯夫沒有合并,但這兩家的體量本來就更大。 專注農化的拜耳在整合前,市值就超過900億美元,最近整合又讓其小幅上升。 巴斯夫也是同理。 兩者的體量并不比合并后的陶氏杜邦和孟山都小。 在國內,沒有企業(yè)可以和四大抗衡,國內的農化市場很可能會淪陷。 同時,林松還為化工集團未能參與收購先正達感到惋惜。 曾經(jīng),他們的希望是很大的。 他們的出價不比孟山都低,先正達也垂涎國內更多的市場,化工集團收購先正達后,也可以靠著國內市場發(fā)展得更好。 另外,先正達還擁有各種先進技術。 總之,在林松的嘴里,他把錯失先正達說成了一個天大的遺憾。 如果有了先正達,國內的糧食生產再也沒有后顧之憂,同時也站在了世界農化行業(yè)的巔峰。 但現(xiàn)在,國內首先需要思考,如何面對來自四大巨頭的沖擊。 他認為,巨頭們的并購整合還只是一個開始,國內也需要整合有實力的企業(yè)和力量。 國內的農化和種子企業(yè)都太多了,一共有七八千家中小企業(yè),就仿佛一盤散沙,在面對巨頭們的沖擊時,根本沒有反手之力。 鼓勵整合并購是必然之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