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德見狀,打了個招呼,便去忙正事,留郭陽一人在茶幾上瞎琢磨。 思來想去,他也摸不準上層對紅旗河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但并不妨礙嘉禾繼續(xù)往這個方向使勁,事情成了,嘉禾也將是最大的受益方之一。 喝完一壺茶,郭陽又看了看這方面的資料,天禾在沿線城市建立起了九個文冠果組培工廠。 工廠已經開始培育文冠果苗,而且直接是培育兩三年生的大苗。 嘉禾生化也會引導地方建立一批文冠果能源林基地。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 他又聯系了趙希濤研究員,以及王浩院士的團隊。 嘉禾每年都會支持一部分經費,用于河流水文、自然條件等等的研究。 他也算是檢查了一番工作,其實資料越詳細,困難也就會越來越多。 現階段就是如此,隨著研究深入,暴露的難點讓趙希濤多次欲言又止。 “趙老,有什么困難你就直說,大家一起商量。” “哎,沒什么,該說的都說過了,估計我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隨著文冠果油一天比一天火熱,趙希濤也有點品味出了嘉禾的想法。 文冠果的潛力越高,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就越大,尤其是加工生物能源這一項,可謂切中了國內的痛點。 西北的土地足夠廣闊,只要有足夠的水,就能變出幾億畝,甚至十億畝的能源林。 這樣一來,收益與投入之比會變得更好看。 如果說以前‘紅旗河’只是構想,現在則是讓人看到了具現化之后的收益,以后對紅旗河的呼聲只會越來越高。 “趙老身子很健朗,也許再過十年,這條河流就可以動工了呢,以后你可是功勞簿上排在前幾的功臣。” “免了,這條河流是好是壞,還是留待后人去評說。” “肯定是好的。”郭陽笑道:“趙老擔憂的無非是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這點可是嘉禾最擅長的。” “我可沒看到~” 相比趙老,王浩院士團隊對紅旗河工程有一種盲目的自信,仿佛一切手到擒來。 兩個團隊剛好形成了互補,這樣也好。 想著趙希濤擔憂的生態(tài)問題,郭陽在電腦文件上找了找嘉禾生態(tài)的資料。 有些東西他不一定看,但各種最新的文件和資料一直都是定時更新的。 這也是祁子文的細致之處,他知道郭陽想看什么。 找了一會兒,郭陽找到了疏勒河流域的文件,視頻、圖片、文字、數據……所有東西一目了然。 經過多年的休耕節(jié)水,雙塔水庫向下游的生態(tài)泄水目標在今年已完成。 一期的目標是泄水9000萬m,使到達玉門關一帶進入西湖濕地的水量達到3800m。 但實際泄水量超過了1億m。 再加上流域內每年休耕7萬畝的順利實施,節(jié)約了大約0.49億m水。 相當于雙塔水庫以下流域今年多出了1.49億m的來水。 這是一股很可觀的來水,讓最終流入西湖濕地的水達到了0.5億m。 濕地已不僅僅是濕地,在悄無聲息之下已形成了寬廣的湖面。 變化不僅僅是這些,疏勒河水文監(jiān)測的數據也出現了異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