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建設-《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3)頁
“主要的鐵路線在魯基河和伊凱倫巴河中間的雨林里,鐵路邊上有土路,可以一直連接到上游的大城市基桑加尼,不過鐵路基本全廢棄了。
現在嘉禾想打通這條鐵路線。”
孔云說:“河運呢?”
郭陽:“一起搞,不過不能直接出海,馬塔迪上游是全球最大的瀑布群,基桑加尼上游是基桑加尼瀑布,船只運力也跟不上,鐵路和公路是必須的。”
孔云:“前面來的施工隊伍呢?”
郭陽:“有些短距離的鐵路和公路已經動工了,最肥的一塊肉留給了你們。”
許志輝:“最難啃的骨頭還差不多,線路全在雨林里,河網密布,施工難度很大。”
郭陽:“所以才留給你們呢,只有你們才有這個本事。”
孔云和許志輝互相看了看,都點了點頭:“行,郭總,我們會盡快拿出施工方案,不過設備運輸還得你們想想辦法。”
郭陽笑道:“放心,嘉禾有辦法。”
其實從地圖上看,從馬塔迪出海是距離最近的,有瀑布,把鐵路打通也能出海,成本會更低。
但郭陽的目標是整個剛果金。
而剛果金的精華在東部的金礦、鉆石、鈷礦、鈾礦……所以,東部是一定要去的。
馬塔迪和金沙薩的鐵路也要修,但不是現在。
他也期待著法國人和總統安托萬出招,轉讓給雅克的30%股份要發揮應有的價值才行。
讓雅克去和法國人打擂臺。
接下來一段時間,隨著中字頭的聚集,施工設備也通過嘉禾掌握的河運陸續抵達姆班達卡。
不過最先建立起來的卻是水泥廠、砂石廠等配套的工廠。
而后才是施工。
工程基建上的事交給了中字頭的公司,而郭陽則把心思放在了農業上。
在姆班達卡東北方向20多公里處,有一個小城市:恩戈洛。
這里是最早的油棕種植園之一。
一棵棵棕櫚樹參天而立,油棕果簇擁成塔,黑哥們搭著竹梯,用彎刀精準將油棕果割下。
在樹下有人接著,再搬運至路邊的貨車上。
郭陽下了車,干活的黑哥們反而更來勁了,還歡呼了起來。
郭陽問身旁的夏波:“這些工人一天工資多少錢?”
夏波:“大約5元/天。”
郭陽:“還真是廉價得驚人,難怪不使用機器,用人工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反而利于穩定。”
剛果金也就這點優勢了,雖然懶人多,但也總有很多人愿意干活。
恩戈洛的種植園很成功,油棕果產量很高,品質也上佳。
開車繞著主要線路轉了一圈,郭陽又來到了恩戈洛市區。
恩戈洛沒有河港,但有火車站,而且火車站很繁忙,一車車木材和油棕果從這里出發運往姆班達卡。
嘉禾的種植園主要分布在河流兩岸,或者鐵路公路附近,在種植園外附近依然有大片大片的雨林。
而種植園還在擴張,擴張就需要伐木。
恩戈洛--姆班達卡的鐵路也是最近才修復的。
在其它種植園,也有斷斷續續在通車的鐵路線。
油棕果和木材通過鐵路和公路不斷地運向最近的河港。
然后通過船只,木材運向基桑加尼,油棕果運向姆班達卡加工提煉。
一船船棕櫚油和生物柴油又運向基桑加尼。
第二天,郭陽又來到了河岸城市邦古馬,這里除了油棕,還是嘉禾重要的水稻和木薯生產基地。
充足的水熱條件、合適的種子,讓水稻畝產可達600~700斤。
而木薯就夸張了,一個個塊莖大的驚人,畝產達到了8噸,淀粉含量也有30%。
同樣的,一船又一船的大米和淀粉也運向基桑加尼,又分銷到東部礦區。
今年,姆班達卡--基桑加尼這一條航線上的貨物吞吐量再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姆班達卡這么大的動靜,國際上不可能注意不到。
同一時間,在雅克的軍營里,也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訓練,幾位不速之客也進入了軍營。(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