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第613章 中原亂戰-《重生南北滅隋唐》
第(2/3)頁
這時的瓦崗軍有兵力二十多萬人,又有單雄信、徐世績等一干名將率領,其實總體實力并不輸給王世充。
李密以為自己已經統合了整個瓦崗軍的實力,而王世充才只有十萬左右的總兵力,還要防御背后李唐的威脅,因此并沒有真正重視王世充的力量,就在雙方決戰前王世充提前在附近山谷中悄悄埋伏下三千奇兵。
當雙方開戰,打的正激烈的時候王世充埋伏下的三千奇兵突然從李密背后發起猛攻,瓦崗軍突然遭到背后的襲擊頓時潰敗,不過這時的李密依然撤出來數萬兵馬,再次組成防線并向駐守在東郡的單雄信求援。
李密萬萬沒有想到單雄信心中還對他忘恩負義的殺害翟讓懷恨,接到李密的急報后不僅沒有發兵救援,甚至還聯合了徐世績忽然率軍渡河北上,投奔了大河以北的竇建德。
這下李密終于抵擋不住王世充接連不斷的猛攻,大敗而逃的他在嫡系兵力全部損失后不得不西去投奔了李淵,瓦崗軍占據的大部分郡縣都被王世充占據,令其實力急劇增加。
王世充實力增加倒沒有什么,但就在這時占據襄陽、南陽一代的知世郎王薄居然在關中派來說客的勸說下忽然投靠了李淵,這就讓關中、漢中的李唐軍隊得以沿著漢水南下進一步攻略富庶的荊襄之地。
李淵這時已經認識到有了夏國支持后的李軌已經不是自己短時間內可以擊敗的,即便自己擊敗了李軌,已經處于夏國三面包圍的關中之地也已經不能作為根基之所在。
因此李淵不得不盡可能的攻略益州巴蜀之地,然后順著長江占據荊襄之地,并順流而下攻占整個長江流域,只有這樣盡可能的開拓自己的戰略縱深,才能在日后抵擋住夏國的攻勢。
在關中唐軍開始出武關,經南陽、襄陽攻略荊襄之地的同時,益州巴蜀地區的唐軍也開始有順江而下的趨勢,夷陵西面的三峽水道中不時可以看到緊密巡邏的唐軍水師。
得到這個情報后已經回到遼東城的王澤頓時皺起眉來,這時夷陵以東的長江中游包括湘水和贛水流域根本沒有什么強大的割據勢力,哪怕是目前占據九江、江夏一帶的李子通也根本沒有任何阻擋唐軍的能力。
如果巴蜀之地的唐軍順流而下攻掠長江沿岸,沿江這些地方郡縣必然會爭相投奔,再加上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集團的極力支持,李唐太過強大這顯然非常不符合夏國接下來的一系列計劃。
王澤回到遼東城后不斷的針對中原的局勢發布一條條命令。
先是原本已經推進到衡山郡、南康郡的嶺南二十萬夏軍繼續順著湘水、贛水北上,衡山的夏軍一直推進到了武陵郡和長沙郡,在洞庭湖湖口與順江而下的唐軍激烈的爭奪巴陵郡的歸屬。
而順著贛水北上的夏軍更是占據了整個贛水流域的所有郡縣,在九江一帶與已經奪取了江夏的唐軍不斷交鋒,雖然一時還沒有將李唐大軍擊敗,不過也成功的阻擋了唐軍在江南的擴張活動。
面對著中原的變亂局勢,最讓人意料不到的居然是徐圓朗。
就在各方混戰不停的時候,徐圓朗也不可能繼續超然世外一般的保持獨立,不管是占據江淮、江東之地的杜伏威,還是占據中原之地的王世充都開始將視野投入到他的身上。
畢竟這個亂世只有盡可能的吞并小勢力才能在日后的群雄爭奪中獲勝。
可就在這時徐圓朗居然忽然宣布向夏國投誠,雖然他占據的地盤不多只有區區三個郡,但是這些郡縣都是淮泗地區非常富庶的土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