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請君暫上凌云閣-《黃天之世》
第(2/3)頁
財帛動人心,功名更為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太平道內的道眾他們雖然收到了太平道革新思想的影響,但是還是有著很多這個時代獨有的一切。
在還是思想剛剛得到啟蒙的時代,指望所有人都為了一個崇高的理想而奮斗是不現實,是脫離了實際的。
脫離現實,不著眼于實地,一切都空中樓閣,不過只是鏡中、水中月。
“奉天承運道君,詔曰:天下定鼎,四海昌平,實仗群材……”
“襃賢昭德,昔王令典;旌善念功,有國彝訓……”
“上將軍龔都,中領軍徐晃、衛將軍呂布……”
“或夙預謨謀、綢繆帷幄、竭心傾懇、備申忠益。”
“或早從任使、契闊戎麾、誠著艱難、績宣內外。”
“義冠終始、志堅金石、誓以山河、實允朝議……”
“封上將軍龔都為趙侯、中領軍徐晃為秦侯、衛將軍呂布為武侯……”
閻忠的聲音不大,但是無論是吐字還是咬詞都十分的清晰,宣政殿內眾人皆是聽的清清楚楚。
這一次的封爵,公爵一人,侯爵二十三人,伯爵四十八人,子爵封賞兩百人。
公爵、侯爵、伯爵允許繼承,而子爵不允許繼承,只在當代。
侯爵二十三人有:
趙侯龔都。
武侯呂布、秦侯徐晃、韓侯何曼、齊侯許攸、燕侯賈詡、楚侯劉辟。
靖南侯張燕,靖西侯張遼,遼侯公孫度,玉泉侯麹義。
靖東侯盧盛,荊襄侯趙祗,伏波侯甘寧,寧北侯劉石。
信都侯于毒,安平侯顏良,定西侯張揚,定南侯周倉。
西涼侯馬騰,太行侯黃龍,定北侯李德,渤海侯管亥。
許安明文規定,非軍功者不得封侯。
許攸、賈詡兩人雖然多是坐鎮后方,但是并非沒有軍功。
兩人封為一字侯,許安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許攸剛加入太平道之時,便獻“長驅直入”之計,幫助他一舉攻破了居庸關,攻取了幽州兩郡。
而后四州黃巾復起,許攸更是冒險潛入青州,主持四州黃巾起事,帶著四州黃巾軍一路連敗圍追堵截的漢軍,甩開了追擊的漢軍,渡過黃河領著百萬黃巾最終抵達了安平國與并州黃巾主力在信都勝利會師。
如此功績,自當封侯。
而賈詡勸服張揚歸附,領數萬軍兵反正,而后在攻取涼州一戰,聯通涼州豪強世家反正。
在洛陽之時,賈詡獻“驅虎吞狼”之計,擊破漢魏兩庭賈詡也都隨軍,并且廣有戰功,更是獻策頗多。
再加上賈詡好歹也是中軍府的府令,主管軍政,廣有功績,理應封為一字侯。
其實所封的這一眾侯爵之中,劉辟的侯爵是許安添加上去的。
不過這并非是因為他與劉辟之間的關系。
雖說是非軍功不可封侯,但是劉辟此前沒有成立鷹狼衛之時也帶兵作戰,曾在八尺山攔住了盧植帶領的并州軍,使得黃巾軍有時間最終攻取了上黨郡。
不過這一軍功,其實也只能封伯,之所以封侯,還是一字侯,是因為許安明文將探查情報也認做為軍功。
太平道能夠統一天下,安定四海,靠的不僅僅是麾下的軍隊,鷹狼衛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他們潛藏于暗處,每日與敵人周旋,竭盡全力探查情報,置身于危險之中。
那些被發現的鷹狼衛,他們的下場無一不是極為凄慘。
他們加入鷹狼衛之前,都只是普通的兵丁,但是當國家需要他們之時,他們義無反顧,選擇了加入。
他們告別了昔日的戰友,告別了曾經的朋友,隱形埋名,潛入敵境。
他們很多人為了最終勝利,犧牲了自己的一切,財富、權柄、家人、朋友……
甚至是性命。
在敵境之中,他們需要面臨敵人的盤問,可能到來的追捕。
昔日的同道也有可能背叛,敵人的間諜也在找尋他們。
車裂、凌遲……
所有能夠想到酷刑都被用在了他們的身上。
精神的折磨,肉體的苦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