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 打破原有的價格體系必然會讓水電站和火電站的利益受損,起初大家認為“火電站”影響會最大,但最終才發現,因為海外進口的煤炭足夠便宜,火電站發電的成本也降下來了。 雖然利潤有影響,但不大,電價下調帶來的最終損失全都轉嫁到了煤炭出口國上。 是他們低價的煤炭讓發電成本大幅度降低,吃虧的是那些賣煤炭的資源出口國。 而隨著山城市電價降低,山城市的新能源車銷量也再次迎來高峰。 不過。 此時的原油價格也因為炎國加入了“歐佩克”的原因,92號汽油價格開始長期穩定在5.5元/升,95號穩定在6.4元/升。 這個價格雖然對比產油國肯定貴一些,但對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來講,這樣的油價足以接受。 一時間,山城人民竟然開始幸福的在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上難以抉擇。 炎國官方此時也回過神來,意識到原油極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內都將持續低價,一番考量后,悄然間,炎國官方將原本定于2025年全面禁止生產燃油車的計劃開始推遲到2030年…… 原本全球要禁止生產燃油車的原因是環保,減少大氣污染,減少碳排放。 但是如今炎國已經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全世界誰敢說比我們更懂環保?! 懂不懂“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含金量? 再加上炎國官方因為“可控核電站”原本就預定要關閉一部分高污染的火電站減少碳排放,這么一來,也算是將燃油車污染用火電站承擔了,完美實現了減少碳排放的目標。 恢復燃油車生產的原因很簡單。 開玩笑,炎國本就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配件生產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燃油車生產國,一旦徹底停止生產燃油車,無疑是將自己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汽車產業鏈生生掰斷。 之前為了所謂的國際壓力,為了環保不得已,如今情況不同了,有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后,環保壓力驟然大減。 隨著官方的態度變得曖昧,燃油車的“文藝復興”從炎國開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