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帝后(三)-《女世子》
第(1/3)頁
洪佑四年春,宗人府修撰玉牒,皇帝下旨封趙瑞為裕王,加入玉牒,于順天府修建裕王府,出閣受學。
洪佑四年夏,朝廷準備遷都事宜,調三軍前往順天。
洪佑四年夏末,皇帝下詔正式遷都,改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以南京為留都,當日,帝后攜宗室、文武百官,數萬人北上。
紫禁城內的寶物裝滿了大大小小的箱子跟隨著主人遷都。
洪佑年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四海臣服,故遷都的一路上,萬民跪拜,更有不少留都百姓隨皇帝一同離開金陵移居順天。
錦衣衛圍在皇帝的玉輅四周守衛,前后還有儀仗隊與禁軍,百姓們被只能站在官道兩側翹首張望,但仍然看不見車駕。
圣駕北上,沿途經揚州府境地,時逢七月乞巧節。
初秋的天,還未散去夏日的燥熱,御駕的隊伍在揚州境內一處空曠之地歇息,禁軍在四周輪流值守。
宮人太監圍著一堆堆篝火促膝而談,但此刻被燈燭照耀的玉輅內,帝后卻不在。
晉王趙哲側坐在玉輅的踏板上,手里拿著一張胡餅,還有一壺酒。
“王兄?!痹M踮w瑞走到車架附近,向晉王喊道。
晉王跳下車,摸了摸裕王的頭,“阿瑞,陛下跟皇后殿下不在玉輅內,遷都的路上,你不用日日來請安的?!?
趙瑞看著空蕩的車架,撓了撓小腦袋,“乳母說天色漸晚,揚州府的林間有野獸出沒,皇兄和皇嫂去哪兒呢?”
晉王聳了聳肩,“不知道,或許陛下帶著皇后殿下入城游玩了吧?!?
在遷都隊伍之東,離座落在水畔的揚州城還有著不少距離。
帝后換上便服,白龍魚服,騎著千里馬進入城內。
湖水環繞的揚州城,可以聽見船只劃過的潺潺水聲,站在船頭搖槳的漁夫哼著小調。
又逢七夕,揚州城更加熱鬧,街道岸邊掛滿燈籠,小童們提著蓮花做的燈,拿著荷葉當做雨傘撐在頭上。
更有商販采集蓮蓬售賣,攤販們吆喝著買賣,這一日集市上賣的大多是應節之物,不少未婚配的年輕男女也會在乞巧節初七的夜里出門。
見中意之人互贈金簪或香囊定情。
年輕女子多結伴出行,且穿著紅色的衣裳簪戴鮮花。
身上的配飾是用五彩綾線結成的櫻桃、葫蘆等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逛燈會的同時也會替自己尋覓如意郎君。
乞巧節的燈會也吸引了大批的游人,不少商家用燈謎招攬顧客。
“入店用膳可猜燈上迷題?!?
“猜一半者可免酒錢,猜中所有迷題者,可得鎮店之寶?!?
賣貨郎擔著擔子走街串巷的吆喝,“年畫,牛郎織女的年畫,乞巧針、乞巧果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