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開的次數(shù)少,讓我爸拿去置換了。” 置換? “跑車還能置換呢?” “可以的,支付一些服務費就行了,所有手續(xù)全搞定,完全不用操心。” 舒云把墩墩扛在肩頭,一邊將曾曉琪遞來的相機包挎在另一個肩頭一邊問道: “你打算置換什么車啊?” “歐陸GT,開起來比跑車舒服。” 嘖嘖嘖,我們還在為開國產車還是合資車爭論不休的時候,人家老板娘連跑車都開膩了。 《下車兩分鐘,老板娘加劇了我的精神內耗》 一行人帶著設備乘坐電梯來到一樓客廳。 客廳里,那臺三角鋼琴已經被挪到了角落中,而原來放鋼琴的地方,則擺著一個巨大的實木做成的貓城堡。 墩墩剛過來,就從舒云懷中一躍而下,跳到貓城堡上磨起了爪子。 “曉琪姐你看看這里行不行,要嫌空曠的話也可以去二樓,二樓有個小客廳,不行也可以去負一樓,墩墩喜歡在負一樓的臺球桉上玩。” 空曠兩個字,讓在場的人全都一愣。 很少能聽到京城人抱怨家里空曠。 正說著的時候,柳阿姨走了過來,家里其他保姆都放假回家了,只有她守著這里看家,見到沉寶寶過來,趕緊來打招呼。 “柳阿姨,幫我們拿些點心和茶水吧。” “好的,我這就去。” 曾曉琪看著墩墩磨爪子的樣子,趕緊掏出相機,換上適合拍近景的鏡頭對著墩墩拍攝起來。 下午三點。 林旭來到鹵品部。 鍋里的燒雞浸泡得已經超過了三小時,可以出鍋了。 不過在出鍋前,得先將鹵湯表面漂浮著的這層油脂撇出來,這樣能加速鹵湯的冷卻,同時能看清鹵湯中燒雞的位置。 經過了三小時降溫,鍋里的溫度依然超過了八十度。 林旭用勺子小心把鍋里的油撇到一個不銹鋼盆里,足足舀了大半盆。 這些油脂會保存起來,下次做燒雞的時候加到鹵湯中,繼續(xù)起保溫和溫度恒定的作用。 油脂撇干凈,鍋里的燒雞也顯露出了本來面目。 為了方便出鍋,徐新華他們在夾層鍋旁邊擺上了一個長條形的大鐵盆,盆上架著一副不銹鋼晾架,方便把燒雞晾涼。 林旭拿著一個大漏勺和一個小鐵勺,小心把鍋里的燒雞盛到漏勺上。 然后托著轉過身,小心的擺到晾架上。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鹵制和三個多小時的浸泡,燒雞仿佛沒了骨頭,從鍋里撈出來時渾身顫巍巍的,仿佛動作大點兒就能散架。 隨著燒雞出鍋,濃郁的香味讓人為之一振。 鹵料的香味、雞肉的香味、以及各種配料和豬骨高湯的香味,全都散發(fā)了出來,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讓人忍不住就想扯下一根雞大腿嘗嘗味道。 又撈了幾只出來,被香味撩撥得沒法干活的林旭沖徐新華說道: “撕一只嘗嘗味道。” 徐新華拿來一個塑料袋,小心將一只燒雞裝進去: “我聽說好吃的燒雞根本不用撕,裝在袋子里輕輕一抖,雞肉就能完全散開。” 說完他提著袋子的兩個提手上下一抖,也沒怎么用勁兒,但袋子里的燒雞卻已經完全散開,連腿上的關節(jié)也分成了兩半。 很顯然,這燒雞做得非常到位。 抖散后,香味就更濃郁了。 徐新華把袋子往一個大碗中一裝,四周折起,然后端著碗遞給了林旭: “老板你先嘗嘗……這燒雞太香了,我曾經拜師的師父都做不出這么香的燒雞。” 林旭也沒客氣,他捏了一塊雞腿肉送進嘴里,肉已經徹底軟爛,鹵湯的味道也徹底滲入到了肉中。 不過咸味并不突出,吃起來鮮香軟爛。 他又嘗了一塊雞胸肉,汁水豐盈,非常入味。 過去吃燒雞,雞胸肉老是沒有滋味,但這雞胸肉,味道已經完全滲入進去,口感也不再干而柴,而是多了幾分油潤。 鹵味想要好吃,果然還是得浸泡啊。 “你們吃吧,我繼續(xù)往外盛燒雞……把窗戶打開吧,這一出燒雞居然覺得操作間里悶悶的。” 一個幫廚一聽,趕緊將鹵品部外面的窗戶打開。 這個窗戶正對著大街,剛打開,燒雞的香味便飄了出來。 隔壁超市門口,于大爺正坐在馬扎上,和前往少林寺旅游的閨女外孫一家視頻通話,正聊著的時候,一股濃郁的香味讓他眼神有些迷離。 “哎喲,哪來的燒雞味兒啊,也太香了吧?” 不遠處胡同里,提著釣魚工具準備再去垂釣一會兒的老孫頭也吸吸鼻子,眼神中滿是驚訝: “確實夠香的,哪飄來的啊?難道是……” 他和于大爺對視一眼,然后把目光瞄向了林記美食。 ———————— 本章5271字,求月票兄弟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