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好坐下,述職報告呢。” “哦。” 瞧見齊云成安生坐下,郭得剛轉頭看著師叔,“您小心點他,這孩子不知道要干什么,備不住咬人。” “好嘛,狗啊這是。” 于遷戴上眼鏡兒吐槽一聲,不過別說真有可能,因為這孩子最會整東西。 之前場子可不他弄的。 十分熱鬧。 石付寬瞧見孩子默默點頭,很早之前便熟悉他,能耐非常的好,但還是得嚴肅起來。 “開始吧。” “我叫齊云成,來德蕓應該有二十年了。” “喲。” 石付寬大概知道孩子來的早,再一次從聽到數字時,還是微微驚訝,抬起頭看一眼孩子,“二十年了?快小半輩兒了。” “是。” 郭得剛幫忙說話,“這孩子不容易,很早就跟著來了。那時候才不大點,十幾歲的樣子,兢兢業業干了二十年。” “行,這也算是領導認可,可以寫上。”石付寬全程守著評定大會的嚴肅,順便認可一下,他一認可,于遷接了一句, “按照這個來說,你都可以破格頂級,因為是其他人沒有過的,但是因為剛才找不準房間,就抵消了,繼續說吧。” 齊云成其實沒什么心思定級不定級,拿起手里的東西,認認真真說,“在2005的時候,由師父……” 冷不丁當師爺的打住,“喊同志。” “好。” 齊云成實在想笑,伸出手一一比劃了一下師父、大爺,“由郭同志、于同志,和我張聞順爺爺開了我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小劇場專場。” “坐滿了嘛?” “坐滿了。” “很好,這是你工作的履歷,接著來。” 參加團綜說是玩,其實石付寬也想多了解了解得剛這幫孩子們,當初齊云成給他的感覺就很耀眼。 多少老先生夸。 “這是我的第一個專場,其他專場和演出需要再舉例嗎?” “不用了,主要挑大的說。” “大的就是海外巡演過,以及最近燕京五棵松體育館開辦了一萬八千的專場演出,演出完美成功,當然少不了于同志的幫助,很感謝于同志。” 于遷坐在自己師父的左邊,怎么聽怎么覺得孩子說話像作報告,太別扭了,擺擺手,“不用了,繼續。” “再有就是擔任了非遺曲藝大使和參加了兩次春晚。” 春晚二字出來,石付寬的話匣子似乎被點出來了一般,看一眼郭得剛,再看一眼于遷。 “他兩次參加春晚都有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最近參加的一次春晚。給我的感覺很不錯。關鍵是什么知道嗎?” “您說。”郭得剛、于遷認認真真聽著先生說話,似乎早脫離了錄制,發自肺腑地來給一個評價。 “關鍵是節目排在第二個,這個場口不是一般的演員,控場控得非常好,這是你的天賦。從我看你的演出,我大概了解,你基本功很扎實,控場也超越了比你大很多的演員,非常難得。” 一頓夸,當師父、大爺的心里很美。 “謝謝,師……”剛想說謝謝師爺,想到要說同志,硬著頭皮,“感謝石同志。” 一個石同志出來,于遷坐在旁邊要多可樂有多可樂。 石付寬不在意,就是要讓他這么喊的,不過話語還沒完,“場口他把握得好是本事方面,作品方面更需要說說,很好的宣傳了咱們的姊妹藝術。 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書這兩樣。 春節期間還帶動了曲藝的一些風潮,我覺得了不起,或者說宣傳其余的人本來就了不起。” 越夸越狠,齊云成都有點難為情了。 可的的確確說出了實話。 一個演員能宣傳曲藝,思想上就比一般演員高太多。 “謝謝您。” “還有沒有啊?”石付寬再問。 “哦,差點忘了,歡樂喜劇人第一季冠軍是我和欒蕓萍。” “地方臺的哪比得上春晚。” 琢磨一會兒,齊云成搖搖頭,“那基本差不多了。” “行,我們知道了,出去吧。” 一段簡單的述職報告結束。 郭得剛、于遷、石付寬三個人還在記錄,記錄的時候身為師爺的石付寬說話了,“這孩子從一開始就好,不過性格有時候太不正經了。 剛才進來那不是走錯門,是專程來逗我們笑的。” 哈哈哈哈哈! 一語道破,郭得剛笑得合不攏嘴,拿起筆,“扣分,絕對給他扣分!” 另外一邊齊云成走出房間,瞬間被師兄弟圍住。 “怎么樣啊?氣氛如何?”燒餅、孟鶴糖、張鶴侖第一時間圍過來,問問情況,好有一個心理準備。 要知道大師哥的履歷比他們豐富多了,他如果不好,其余人好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