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天晚上,周秉義就向郝冬梅說了自己弟弟有了孩子的事情,并且調笑著: “冬梅,你看看我們和秉昆他們差不多同時結婚的,現在他孩子都有了,我們是不是該加一把勁了。” 在郝冬梅的羞澀下,兩人為了孩子而努力耕耘起來。 山城“大三線”建設工程宿舍內,周志剛抽煙看著家中的來信,當看到兒媳婦鄭娟為自己家生了個男孩后,高興地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我老周家有后了。” 接下逢人就向人炫耀著自己有了孫子的事情,在回信的時候為自己的大孫子起名“周聰”。 貴省的大山里,周蓉接到了來自弟弟的信,先是為自己弟弟感到高興,再看向睡在自己旁邊的女兒,又犯起愁來。 對周蓉而言,自己和馮化成兩人住這里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這里畢竟比不上老家的條件,她希望自己女兒可以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 1975年,剛剛過完春節,鄭家就陷入了沉重的悲痛中,鄭母離世了,她走的時候是面帶笑容的,她最牽掛的女兒找到了好的依靠,兒子也有著女兒女婿的照顧。 在辦完了鄭母的后事后,鄭娟一直沉溺于悲痛中,還好周昕、兒子、光明一直陪在她身邊,才使她慢慢走出了悲傷。 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在周聰到了1歲半的時候,已經能夠自己走路了,還能叫出“爸爸”“媽媽”“舅舅”“奶奶”等幾個簡單的稱呼了。 在快到年底的時候,周母接到了周父、周秉義、周蓉都會回來的消息,開心壞了,不停地指揮著周昕去采購著各種食物,為了家里團圓而準備著。 臘月二十的時候,又一件喜事降臨到了周家,鄭娟又懷上了第二個孩子。 臘月二十九,周母在家不停地走過來走過去焦急著,而周昕則是坐在鄭娟旁邊笑著說著悄悄話,還不停地吃著小吃,周母看見周昕這副模樣,氣不打一處來: “秉昆,看你這么閑,你去外面胡同口等著你爸他們回來吧!” “誰知道他們什么時候回來?” 周昕哀嚎一聲,但在周母的憤怒目光下,只能攤攤手說道: “行,我在就出去等著他們。” 就在鄭娟幸災樂禍的目光下,穿上大衣往外面走去了。 到了胡同口的周昕就像一位老農一樣,雙手交叉塞到袖子中,蹲了下來縮成一團保暖,等了快半個小時以后,就看見周父提著大包小包步履匆匆地往這邊走了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