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天啟問道。 張貴道:“臣相信陛下必勝!但有的人不會相信,或者說不愿意相信。” 說著,張貴便將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告知給了天啟。 天啟聽后微微一笑,隨即道:“這樣也好,利于你把信得過的兵馬集中起來,一旦真有什么意外,也能更容易地帶皇太子逃出京師。” 次日,天啟便帶著他的武備學堂入伍生總隊和以第一期武備學堂入伍生為骨干新編的近衛禁衛營、第二營,合計兩萬余馬步軍便出了京師,往薊州而來。 為更好的管理新編的屬于天子自己的兵馬,張貴便將這些以武備學堂軍官生為骨干組成的軍隊皆稱為近衛軍,且皆以第一營、第二營這樣的序列稱之,只是老兵比例最高、忠誠度最高的一營兵馬沒有被稱作第一營,為示光榮,而特稱為禁衛營。 而張貴則在天啟離開京師的這一天早上,收到了讓他節制宮城防務和內外各一道城門的旨意,其余內外城門則交給了別的勛貴和兵部文官在把守以及京營其他兵馬。 除滿桂的神樞營現已得到旨意,繼續防衛內廷,而只受張貴節制外,可直接控制的還有西山營孫應元部,孫應元部在這之前已經提前代替周遇吉的前鋒營接防京師內外城。 這次,孫應元也收到旨意,只受張貴節制,且負責內外各一道城門的旨意。 孫應元也不知道天啟這樣安排是何用意,而只以為是因為如今京營擴編后,而好讓城門每一處都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防守。 在天啟率自己的近衛軍和武備學堂入伍生總隊往薊州來時,王之臣也得知了天啟將要御駕親征他的事。 王之臣知道此事后,就將陳洪范叫了過來:“你老實告訴本堂,我們到底有多少兵馬。” 陳洪范回道:“八萬總是有的。” “那就好,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 王之臣點點頭,又道:“那暴君已親自率兵來討伐我們,不肯服軟,本堂決定即刻率兵清君側。” “是!” 數日后,薊遼總督王之臣便與薊州總兵陳洪范率領著麾下兵馬也傾巢而出。 啪! 只是剛一出城,王之臣就給了陳洪范一巴掌,指著眼前稀稀疏疏的兵馬,問著陳洪范: “這有八萬兵馬?!” “欺本堂不識數嗎?!” “你實話告訴本堂,你到底吃了多少空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