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貴也在這事發生后教育起夏允彝來。 夏允彝虛心受教道:“侯爺教諭的是,晚生也是關心則亂。另外,晚生也沒想到,原來古人早已有關于天花方面的學問,只是晚生慚愧,若非侯爺今日提及,晚生竟不知道這些學問!可見晚生之淺薄!” “你能有這份謙虛就很好了!” “但本侯還是那句話,你我這些人都得有意識地去發揚光大我華夏各方面的學問,而利民生,不能使得一些有益之學問斷層而埋沒于紙堆!” “你即便自己沒有精力去發揚,也得多資助他人去做這些事,在身邊多置幾個專門研究醫理、算理、格物、治水、治農等專攻一類的技術型屬官,且支持他們將從古自今的各類學問總結發揚,且隨時對你的執政提供參考,而不至于遇到事發時手足無措,或不能未雨綢繆!” 張貴趁機繼續教導著夏允彝。 夏允彝謙卑地拱手作揖道:“晚生謹記侯爺教誨!晚生這就奏請朝廷讓晚生添置這些屬官,并資銀于他們去總結發揚古今各家之學,而利社稷民生!” 張貴欣悅地點點頭:“如此,或許我大明會成就超越前朝歷代的盛世!” “侯爺說的是!” 夏允彝應里一聲,又道:“不過,侯爺,這次天花著實來的蹊蹺,晚生擔心這是有人故意為之,且目的是針對在睢州試點的變法新政!” “只是,即便是人為的,也不好查,畢竟睢州境內進出的人那么多,也難以盡數盤查。” 張貴想了想道:“那就讓人故意放出假消息!說睢州天花泛濫成災,到時候,朝堂上必有人因此站出來發難,而那時就可以知道有沒有人在搞鬼,而且也能知道是誰在搞鬼!” 夏允彝聽后問道:“侯爺的意思是將計就計?” 張貴點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