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永光這時,又站出來情緒激動地說了一句。 天啟則冷聲道:“那你辭官就是!” 朱國祚見此忙勸道:“陛下!大冢宰乃國之柱石,公忠體國之良臣啊!臣乞陛下挽留之!” 天啟道:“朕準他辭官,已是天恩,你倒好,還要朕留他,還說他是良臣,你是眼瞎了,還是心壞了?你也跟著辭官吧!真是不配為閣臣!” 朱國祚愣了一下:“是!” 王永光這時也苦笑道:“陛下說的是!只是,臣斗膽再問陛下,真的要等叛軍到了京師,等到天下大部分仁人志士都背叛了陛下,陛下才愿醒悟嗎?!” 天啟冷冷地道:“那就等叛軍打到京師了再說!” 王永光聽后道:“既如此,臣到時候只能為陛下投繯殉節已!” 天啟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 “大冢宰真打算將來若潞王奉天靖難成功,就要為陛下殉節?” 國子監祭酒張至發與御史毛羽健在王永光辭官后,就著便衣來了城外與之相見,且詢問起來。 王永光道:“吾主意已改,為當今天子殉節,于天下無益也!何必做此腐臣!” 說著,王永光就低聲道:“吾決定去衛輝。” 張至發和毛羽健不禁震悚地對視一眼。 毛羽健問:“大冢宰要投靠叛軍?” 王永光輕哼一聲:“如今叛軍,將來王師也!兩位當慎言!” 王永光反勸起兩人慎言起來。 但張至發并沒覺得王永光這樣說不對,也點頭道:“不少致仕大臣的確已去衛輝,如光祿寺卿韓逢之韓公,還有給事中劉懋等,若大冢宰去,必漲衛輝聲勢,則令天下士林知人心向背也!” 毛羽健則道:“觀如今大勢,當今天子必不得人心,將來遲早再演成祖舊事,在下也愿大冢宰同去!” “如此甚好!” 王永光點頭道。 王永光辭官后,熊廷弼升為吏部尚書。 而袁可立則升為了兵部尚書。 袁可立升為兵部尚書后,便開始著手準備天啟親征一事,最終議定,依舊由睢州侯張貴、兵部左侍郎盧象升等隨扈,統領五萬大軍南下。 而王永光這時則已通過自己在叛軍中的線人聯絡上了潞王朱常淓,并加入了潞王陣營。 得知王永光來投,潞王大喜,當即拜其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王永光作為朝廷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分量自然很重,辭官來投叛軍,對于叛軍而言,的確是一件很值得夸耀的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