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一十七章 教東宮知識,驅使儒臣為引!-《明朝大禍害》


    第(3/3)頁

    范景文有點不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但他發現太子卻似乎很享受這種模式,所以還主動詢問起自己來。

    “殿下,宋仁宗雖算不上大有為,但臣以為,宋史也不是沒有不可學之處。殿下應當知道宋朝張子的橫渠四句,與王舒王三不足之言,還有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句。”

    張貴說著就問起了范景文等人:“不知諸先生怎么看?”

    太子也看向了范景文等人,而且很有興致。

    作為一名十一歲的少年,太子更多的是有好奇心,而非求知欲。

    所以,像以往東宮儒臣直接給他灌輸什么是君德圣言,他反而覺得枯燥,容易犯困。

    但現在,像這種坐在一邊聽范景文等人發表關于自己舅舅這一番言論的看法,他卻是很愿意聽,半點困倦也沒有,甚至自己也開始思考起來,暗想自己是怎么看的?

    范景文等一時不能答,尤其是王安石那三不足,他們就不愿意承認這是該教給儲君的正確言論!

    但他又不能違心地說這不對,畢竟時下大明的改制也是基于這“三不足”才走到現在的,何況效果還不錯,而且時下大明的思想界也在支持這種觀點。

    于是,張貴見此只得道:“想必諸公一時還不知怎么于殿下面前闡述心中之想,那不如暫且擱下。下面就由左中允蔣先生講國家富裕之道吧。”

    太子有些失望,他沒想到范景文這幾個講官沒有回答,也就只能把這份好奇心暫時壓在了心底,聽蔣德璟將國家富裕之知識講解起來。

    “欲使國富,但先令民富,而民富則需令生產之民財富增加更多,即天下之財當更多地分配于生產之民,方能使國泰民安。否則,則所謂繁榮不過是肉食者之繁榮,而非天下萬民之繁榮,也非國家之富強!天下之財增益有三駕馬車,一為消費,二為出口……”

    蔣德璟這時認真根據自己在西林書院所學而講述起來。

    太子倒也聽得認真,因為他發現這些不是教他當如何有德如何有禮的經學那么枯燥,竟都是陳述一些客觀知識的內容,他在認真聆聽之余,也會不自覺地因為自我思考的意識而產生疑惑,而產生詢問的興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