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作為被討論的那輛形狀優美的豪車,關美人雖然聽的面紅耳赤,卻依舊表現的很大方得體,沒有故意擺出嬌羞的小女兒態。 見楊壽絲毫沒有主動提及的意思,金鏞也漸漸有些沉不住氣。 畢竟此刻已經酒過三巡,菜早過五味。 距離散場也差不多了。 今日今時一過,他便是再想見楊壽一面,也怕是不成了。 說一句不客氣的話,連李超人要見楊壽,都得先排隊,看看楊壽的時間安排。 金鏞···又如何呢? “劇本改編,我自覺是不如倪哐的,他對我的做品,也多有幫襯,不妨讓他替我寫吧!”金鏞主動開口說道。 楊壽道:“也可以!” 一口就答應下來,讓金鏞很有些詫異,又有些失落。 怎料楊壽接下來一句話,卻又將金鏞的好心情重新拉回來。 “我打算讓佳藝和明報聯合,共同舉辦第一屆金鏞同人書寫大賽,獲得前三名的作者,可以享受明報和電視臺的推廣宣傳,同時也會幫忙出版成書,作為同人作者,享有一半的稿費,至于剩下一半,則都歸您這個原著作者。這件事···查先生有無興趣,幫忙主持一二?”楊壽拋出了此行的第二個目的。 金鏞很經典,但要想用來滿足修行世界里的‘電視劇’需求,世界觀、人物呈現,都還不夠豐富。 所以,將同人也納入體系當中,十分有必要。 如果金鏞同人大賽舉辦的順利,如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名家的,也可以同樣照搬套路。 “同人是何意?” “易經之中,確有同人卦一說,主意為破除一家﹑一族的私見,重視大同,不計較小異,楊少所言的同人,可是此解?”金鏞問道。 楊壽詫異,然后點頭。 他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雖然他是修士,但沒怎么讀過易經。 這很正常,畢竟修行世界里沒有易經,并且易經里講的,也并不是修行那檔子事。 說穿了易經是華夏古文明里,先賢對天地萬物的思考與總結。 它是有針對性的。 將易經的道理放到西方國度里去都未必管用,還想套用到另一個世界? 文化自信也不是這樣顯擺的。 當然,修行本身,修的也是文化。 如果楊壽的修為、境界達到了一定高度后,再回過頭來看那些文化典籍,或許能夠從中得到指引,將思想化入修行之中,能有所得也未可知。 只是那個境界,距離現在的楊壽,還太遠了。 他現在就是一個在修行底層摸爬滾打的俗人,做人做事,都脫不開俗氣。 當修仙本質上與各種利益掛鉤的時候,它就飄不起來。 “同人文的意思就是,主動開放作品的二次創作、改編的權利,讓許多作者,可以在原本的文章基礎上,進行自己的創作。” “如果同人文創作,成為了一種盛行的文化現象,那么您在文壇的地位,或許將大為不同。所謂的地位,不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嗎?”楊壽笑著說道。 他這句話,就是針對金鏞來的。 倪哐靠筆桿子吃飯,版權或許會握的緊一些。 但金鏞有政治、地位訴求,武俠家的身份,他也未必看的最重,加上開放二次創作版權,未必耽誤他掙錢,他似乎也沒有理由拒絕。 當然,他還是想要賣個好價錢。 “作品就像子女,如何忍得別人隨意糟踐?”金鏞嘆氣說道。 楊壽笑道:“我集團公司麾下的法務部門,也不是吃干飯的。” “同人創作,也要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架里,不可太過,更不可有礙公序良俗,咱們得正能量。誰要敢亂來,那就踩了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