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門外的挑釁,楊壽一概不理,連一句反駁的話都沒有。 如此反而更加助長了氣焰。 各種關于‘南宮霖’的黑料,層出不窮。 起初還是薔薇等人在背后悄悄引導。 到了后來,已經不用薔薇等人來做引導,人們自然就會將一切無頭公桉,還有一些自己做過,不堪見人的丑事,污到‘南宮霖’的頭上,如此一來,就反而顯得他們好似清白了一樣。 短短不過數日光景,南宮霖這三個字,完全已經臭了大街。 如果惡名也算是名,那楊壽已經妥妥的符合了參加神妃壽宴的標準。 現如今,他已然是于三歲小孩聽見名號,都要吐一口唾沫的那種。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心中不免疑惑起來。 賴在‘南宮霖’身上的丑事、惡事太多,南宮霖那完全就是忙不過來了的節奏。 即使是南宮霖五歲開始作惡,十幾年來毫不間斷,孜孜不倦的去做下丑事,也做不了如此之多。 “統計一下,將‘南宮霖’做的丑惡之事的具體數據公布出去,然后進行進一步的負面引導,讓癲狂的人更癲狂,讓清醒的人更清醒。”楊壽坐在小樓內讀書,以符咒遙控薔薇等人辦事。 同時,招募的那群死囚也沒有閑著。 他們負責幫忙‘解釋’。 出沒于酒館、飯店、茶寮、青樓等人多聚集之地,充當那率先醒悟的‘聰明人’。 哪怕是皇帝的新衣,也需要有人率先戳破。 沒有人帶頭的話,其他人哪怕是看穿了其中的究竟,也迫于輿論壓力,不敢說真話。 當然,在風口浪尖里‘說真話’,是要承擔后果的。 所以,這些真話,得由死囚們來說。 這樣一來,他們即便是被憤怒的人群打死,也算是···死得其所。 總歸都是要死,臨死前能為家人、妻子、兒女掙得了一份撫恤,一份賠償,對他們而言,也算是一種救贖。 當然,楊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利用他人的生死,去做算計,再給自己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那完全就是偽善。 楊壽從未否認過自己的丑陋,所以當他想要心向光明的時候,也不會覺得自己虛偽。 “我還以為,你有什么聰明的好主意。” “原來只是安排人去送死!” “他們雖然都是死囚,免不了被開刀問斬,但死在人們的亂拳之下,和死在利刃之下,還是不同的。”治療過楊壽的那個老頭,此時正坐在楊壽對面,如同好斗的老公雞似的,瞪著眼看著楊壽,等待看楊壽的丑態。 “你怎么知道,這不是一個好主意?”楊壽問道。 隨后翻開一本書,將其中有疑問的段落標注下來。 越是翻看這個幻境里衍生出來的資料背景,就越是感覺到其中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這也讓楊壽朦朧的生出了一個全新的想法。 既然資料背景,因為古國幻境的相互干擾,而出現了混亂與誤差。 那么出現在這個幻境里那些有名有姓的人物呢? 他們是否也同樣受到了干涉與影響,從而讓這些人的性格,與故事原本的設定,有違背之處。 甚至直接點明···神妃,會不會受到影響? 比如本該仁慈、康慨的神妃,受到影響而變得偏激、瘋狂。 又或者本已經瘋狂的神妃,被影響的多出了理智,能有清醒的判斷? 如果有這樣的變化,如何正確的引導? 如何讓最關鍵的神妃,向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改變? 楊壽正在思考的,是這樣的問題。 至于眼前的那些麻煩! 已經編寫好了的流程,還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在乎嗎? 謠言起來的時候,元陽書院沒有選擇‘熄火’,而是選擇了推波助瀾,這已經注定了,他們將來的敗局。 或許是因為,元陽書院在過去的很多次里,都彷佛品嘗過,掀起輿論戰,占領道德高地,對敵人進行打擊、詆毀的好處。 所以這一次,他們沒有警惕。 更沒有發現,輿論···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 他們雖握有喉舌,卻不代表道理總是站在他們那一邊。 “嘴還挺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