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們明明就是faker的朋友,他陷入困境了都沒注意到的嗎!?” “你們配當(dāng)職業(yè)選手嗎?” “kkoma,我們一直以為你對faker選手很好,但是你現(xiàn)在為什么對他這樣?” “你知道faker有多努力嗎?” “真是瞎了我的眼,我還真以為你們是最好的搭檔!” 不是沒有比較理性的人,他們對于faker的支持沒有那么狂熱,遲疑的打出自己的話。 “我覺得還是等一下事情的發(fā)展吧……畢竟faker也沒說他被霸凌了吧?” “確實啊,現(xiàn)在SKT打的這么好,為什么總覺得是因為霸凌?faker自己也說了他現(xiàn)在狀態(tài)不好,這就不能是正常的輪換嗎?” 然而,沒用。 著名的《烏合之眾》中曾經(jīng)對這種現(xiàn)象有過解答, “群體在智力上總是低于孤立的個人,但是從感情及其激發(fā)的行動這個角度看,群體可以比個人表現(xiàn)得更好或更差,這全看環(huán)境如何。一切取決于群體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質(zhì)。” “群體會讓每個人在其中的錯誤縮小,同時讓每個人的惡意被無限放大。” “有的時候,那些最不明確的詞語,引起的反響反而最大。” faker的推特,就是對他們的暗示。 “我”收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她們對其他人的沖鋒,因為“志同道合”的人存在,所以她們覺得自己是正確的。 faker的含糊不明,反而讓她們反應(yīng)更加劇烈,因為她們不清楚事情如何。 放在大環(huán)境下,faker一直替補,SKT卻還是在連勝。 她們開始了恐慌。 faker似乎看上去對SKT并不是那么的不可或缺。 這是她們無法接受的。 坐在后臺的kkoma幾乎馬上就收到了反饋。 scout有些錯愕的看著自己的賬號, “怎么回事?” “相赫哥的粉絲……過來罵我了。” 同樣替補的marin正在認真的看著徐若光跟smeb的對線,時不時發(fā)出贊賞的聲音。 聽到scout的話以后有些意外, “啊?” scout即使現(xiàn)在跟徐若光關(guān)系很好,但是他跟faker的關(guān)系也一點都不差啊。 為什么突然跑去罵scout? “慶歡哥。” scout臉色古怪的抬起頭, “不只是我,你也被罵了。” marin:??? 他打開自己的社交賬號,果然。 雖然因為他也是替補,faker粉絲沖他的力度小了很多,但是依舊有。 kkoma沉默的看著自己的賬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