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各取所需-《1993風華盡覽》
第(1/3)頁
有沒有搞頭朱自強現(xiàn)在想不透徹,他只覺得這個年輕人給他帶來了很強的沖擊。
穿的是一身軍綠衣服,拿的是燕大的學生證,談的是生意,說的點子很懂行。
租錄像帶的,對電影那是欲求不滿。
家里買了錄像機的,就不再只滿足家里電視機那有限的幾個臺。那么多的時間,當然想把錄像機充分利用起來。
正規(guī)的好電影當然要看,但每年受歡迎的電影才多少?一部電影才多長時間?
可有些東西,是只能藏著掖著去做的。
客戶們經(jīng)常光顧哪一家店,其實主要是看那家店的錄像帶多不多的,尤其是有沒有宋陽口中的“好電影”。
現(xiàn)在宋陽給他出的點子很新鮮,朱自強沒聽說過。
但很有道理。
當然有道理,會員制在國外雖然十多年前就出現(xiàn)了,但直到3年后沃爾瑪進入國內市場引入了山姆會員店,這種營銷方式才在國內被大規(guī)模地研究。
國內有為會員買單的消費習慣嗎?沒有。
然而這是娛樂方式貧瘠的時代,對家里買了錄像機的人來說,錄像帶是剛需。
更何況,其實開錄像廳也已經(jīng)是一個產業(yè)了。
和租售錄像帶不同,開錄像廳的門檻要低得多,那他們的片源從哪里來?都靠買?
還有一些喜聞樂見的好電影,只能通過各種隱秘的渠道流通。
就算沖著這些“好電影”,辦個會員也是有市場的,何況還有其他優(yōu)惠福利?
這是人性的力量,也是市場的呼喚。
朱自強的心砰砰跳著,想著一些關鍵。
如果租的錄像帶沒還回來,會員卡自然要取消掉,這其實也是變相的押金,但不退還的那種。
只要有卡,“好電影”可以都拿到另一個隱秘的角落去出租,收了錢押了卡就完了。要是沒還回來,對不起重新辦卡。
按現(xiàn)在店里的生意,好的時候每天租出去五百多盤錄像帶。一年下來,發(fā)展兩三千個會員不難吧?那不就是二三十萬塊錢到手了?
這么多人在這辦了卡,租其他的電影、買磁帶都得在這。雖然打了折,但量大,積少成多啊。
想著想著,朱自強看宋陽的眼神不一樣了。
這特么就是能考到燕大的孩子嗎?
宋陽又指了指門外:“朱哥,來生意了。”
這回客戶看到宋陽有些畏畏縮縮欲言又止,朱自強坦然說道:“沒事。換新的?”
于是兩人便如同臥底接頭一般,一個牛皮紙包遞過來。朱自強打開掃了一眼,就又進了里屋,過了一會把牛皮紙包遞回去:“這個新出的,好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