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夜里董元才回來后,自然也聽到了宋陽去談的究竟是怎樣一筆大生意。 5000臺bp機,200多萬的貨款,零售價總值930萬的一單生意。 他想不通。 這樣的出廠價,波道為什么不給別人? 就算別人是530一臺的,但這東西這么好賣嗎?那么暴利嗎? 董立明并不懂得一件東西從廠里出來,到被消費者買到,中間還得經過多少環節。 問宋陽,他只坦言利潤不會有那么高,還有幾個環節沒打通,明天又馬上要去燕京。 等宋陽坐上北上的火車后,董元才細細問了兒子經過,這才明白他讓別人誤以為他來歷非凡、關系很硬,又通過畫了將來的餅,而且顯得對BP機市場非常專業,這才拿到了420塊錢一臺的價格。 “爸,你覺得他這個事能做成嗎?能賺多少?一個月內就賣完,想想也不可能啊!” 董元才仍舊想不通,但他大受震撼。 可他意味深長地說道:“他應該是有把握的……不說能賺多少,光是從你跟著他去波道公司的經過來看,你爸我也不如他啊……” 董立明傻眼了。 有那么夸張嗎? 整個過程,談得很順利啊! …… 宋陽同樣感覺此行順利,因此北上的路上信心十足,渾不知林棲霞對他已經有了如此的忌憚之心。 同樣是同學的長輩,出發點不同,態度就會不同。 火車到達燕京的時候,已是夜里,這還是特快車的票。 宋陽幾天時間里先從魯省到浙省,又從浙省到燕京,更加感受到此時的車馬之慢。 沒有高鐵,沒有手機,路上的時間總顯得漫長。 93年盛夏的燕京夜里,比邵興或者石門莊要喧嘩多了。 火車站的門口,仍然人來人往。 大概就是從這兩年開始,外出打工的規模會越來越大,逐漸形成春運這樣一種時代現象。 不甘于現狀的人,都在尋找著時代里的機會。 宋陽站在出站口附近剛剛眺望了一番這個自己即將呆很長時間的城市,旁邊就湊上來幾個人,手里拿著紙殼:“小伙子,住賓館不?”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這身衣服,難道這模樣在燕京不管用? 火車站附近的快樂小旅館能住? 直接提著包往外走,宋陽沒省錢,攔了個出租車。 他沒攔那些黃色的面包車,而是攔了一輛紅色的夏利。 起步價10塊錢,普通老百姓如果又需要,主要坐的還是那些黃色的面的,俗稱蝗蟲。 “去西單。” “好嘞,你坐好!”司機熟練地打表掛擋,車子啟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