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決賽評審-《1993風華盡覽》
第(2/3)頁
宋陽卻笑呵呵地說道:“爸,我看行!不過老王,你現在業務行嗎?發得出工資嗎?”
“你瞧不起我?”王波總覺得今天看這小子不順眼,“我眼光好得很!之前一個領導要出國考察,裁縫做的他不滿意,我去青島買了一套回來領導就特別滿意!當時蘿卜褲也是!”
“那現在一個月能賣出多少貨?”
“……喝酒,喝酒!這不是剛開始嗎?”
宋陽笑著喝了一口,擱下杯子就問:“現在就幾個人,一個月能做多少套西服?”
“……百來套吧?”王波倔強地說道,“月產值也能有幾千塊錢了!”
宋陽心想果然,但還是問道:“我之前穿的那套西服,做得出那個款式不?”
“那有什么難?”
“先不管面料,回頭你做個款式差不多的。要是我看著行,我可以訂500套。”
王波懵了:“你訂500套西服干什么?”
宋陽咧嘴笑道:“忘了告訴你,我還做著生意呢,我拿到燕京去幫你賣。”
王波呆了一下,問宋國偉:“他在做生意?”
宋國偉默默嘆了口氣,點了點頭:“勸不住!”
“衣服褲子,價格加在一起一套不超過60,我就訂。試試?”
不超過60,500套就是接近3萬塊了。
王波沒想多久,立刻方臉都笑圓了:“試試!喝酒!”
服裝的成本和出廠價,在維方這里,尤其是有宋國偉這行業工人在這,都是通的。
那西服的面料他摸過,一口氣500套,要的規模也不算小,成本可以再降低一點。50多塊錢,每套有得賺。
最主要的是,有訂單,新成立的廠子就能活下去!
……
宋陽了了見王波一面,先埋個伏筆的心思,就跟宋國偉一起在次日回了家。
而路上,宋國偉也終于搞清楚了兒子的想法:王波是個能做成大事的人,等年底賺到了那筆錢,宋陽就會跟王波提出來出資入股擴產能。
隨后,他在燕京那邊的廣告公司,就會專心幫著培育自家的品牌。
至于呢絨廠,宋陽純把他們做個甲方金主。
產業聚集也有好處,生產成本是能降低的。維方若能在西服這個領域成為名稱,在渠道經銷為主的此時,只會吸引更多的人來這里。
呢絨廠兀自在糾結于定哪個名字,甚至做出請文聯的文人、畫家來品評品牌名和logo這種事。
偏偏這些活動呢,本地媒體還覺得很高端,報道得煞有介事。
之前把改品牌名做成了征集活動,這是很不錯的宣傳點子。但宣傳來宣傳去,卻只宣傳在本地,那又有多大意義?
報道里并沒涉及太多深入的內容,但私底下,普羅飛司這個方案得到的品評都差不多:logo挺不錯,簡潔,明確,方案中的內容很好,有啟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