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盡管屬于商業機密,姜萬為了有所準備,還是軟磨硬泡地問到了這個信息。 “……居然不是外國那些大品牌。”萬燕的副總羅萬生臉色很古怪,“一月就下了一萬片的訂單,他們到底準備了多久?那能跟我們競爭的機器,豈不是現在隨時能出來?不用說,4月賣出的第一批機器里,肯定有幾臺是他們買走了的。” 此時此刻,所有人都清楚了萬燕所處地位的尷尬。 VCD機的組裝門檻,確實太低了。拆開一研究,很容易搞清楚原理。 這只是一個怎么利用已有組件的創意,萬燕只是個最早把積木搭出來的人。 競爭對手的機器雖然還沒推出,但即將面臨諸多競爭對手的局面是改變不了的。 “到時候,有可能先打打侵權官司嗎?” 這個問題,已經開始正式投產的李儒也擔憂。 宋陽輕描澹寫地搖了搖頭:“放心吧,不會有任何問題。之前新聞里,萬燕說的投入了2000萬元推廣VCD機,應該是假的。” 《騙了康熙》 “啊?這還能有假?” 宋陽笑得意味深長:“造勢嘛。實際上,萬燕的情況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虛多了。你忘了,我也是央視的廣告代理商,在央視里有朋友的。萬燕實際投入的廣告費用,一共也就300來萬。知道把這個數字吹噓得那么大的人,會傻到忘記去申請專利?號稱投入了1600萬美元進行前期研發,恐怕水份也很大,把斯高柏研究解碼芯片的資金也算到他們自己的研發投入里,還同樣吹了幾倍。” 李儒明白了過來:“你是說……他在誤導有心人,讓別人以為這玩意的門檻其實很高,在早期盡量拖延時間好占領市場?” “咱們才投入了多少錢,就有了一種可以申請專利的技術?他要是真投入了那么多錢研發,一點自己可以申請專利的技術都沒有?”宋陽澹定地說道,“你不是找朋友去問過了嗎?是申請了,但構不成專利。不是把零件擺在這擺在那就能稱之為專利的,就算那種專利申請下來了,別人難道不那樣擺就實現不了功能?” 他總算明白萬燕最后為什么隕落了。 作為開創者,太過于急躁,在早期市場還沒成熟起來貿然把聲勢造得很大。 但在狼多無比的草莽時代,再虛張聲勢也唬不住想掙錢的人。 東西拆開一看,這有什么難的? 后來愛多VCD不就是只籌了幾十萬就把廠開起來了嗎? 時間一天天過去,萬燕那邊提心吊膽地等著三友電子的動態。 不僅如此,各種各樣的方法都在使用。 趁三友電子投產招工的機會,派了人混進去,卻是完全封閉式的生產管理。人廠里有宿舍,而且似乎是給了很高的工資讓人心甘情愿地先在廠里干幾個月。 職工和家屬通話報平安的時候,電話房里也有人在那看著,能傳出什么話來? 他們也不清楚,為什么那人不干脆說點什么做點什么觸犯管理制度,干脆被開除了帶出點消息來。 這方面這么被動,那就去做光盤那方面的事。 可很快,噩耗又傳來了。 知道了已經有一家銀河音像存在卻沒多想的他們,這次從一些之前做電影、電視劇錄像帶的人那里獲知,有家公司又已經在大肆收購電影、電視劇的VCD版權,很早就開始了,從過完年后、二月份就開始了。 這家公司的名字,讓姜萬觸目驚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