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誰賺誰虧?-《1993風華盡覽》
第(1/3)頁
孫燕愣了一下就笑起來:“宋總這是說笑吧?我們千辛萬苦研究出來的成果,這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這么些年,這不相當于一共150萬美元就賣給你們了嗎?”
說罷搖著手不屑地說道:“就華國那個情況,你們說只自用不外售,不是我不信你們,而是你們就算偷偷賣給別人,我們追究起來也麻煩。稍微算一下帳,我這邊從明年開始會把產能提起來,一年最少可以賣到100萬片,后年會更多。宋總也是做生意的人,算算利潤里,一年50萬美元授權出去,我們劃算嗎?”
“孫總,這50萬美元,不需要你們采購原料、組織生產、存儲銷售,這是研發成本直接變現的額外凈利潤。”
“話可不是這么說的。授權給你們了,我們也少了一塊銷售額,不是嗎?”孫燕一臉吃定了他的模樣,笑著說道,“宋總,就是稍微等一等而已。說6月才能交貨,那是按現在的產能規模來算的,我們也在全力想辦法提高產能嘛。”
他有這個底氣。
此時此刻,斯高柏是全球唯一的mpeg1標準解碼芯片供應商。
要等到后來愛多VCD支持另一家小廠商ESS,才打斷了斯高柏的壟斷局面。
這個過程里,成本5美元的斯高柏解碼芯片,價格先是飚到了75美元一片,后來又在競爭下跌到10美元一片。
這個價格,也是VCD機的售價跌到低價位的核心原因。
宋陽現在也感受到了在最初入局的困難之處。
饒是先等了萬燕花錢教育市場什么是VCD再入場,但仍舊要面臨核心零配件供應的問題。
就算有王元這樣的人物在,想要正兒八經拿出自己可商用、性能和成本有競爭優勢的芯片,也不是短時間內的事。
人家提前花的時間、投入的錢,總有其短期內的競爭優勢在。
當然,現在這樣的局面主要也是因為樂頌投資的入局,放了一個對三友電子來說很精準的大招。
不動聲色地放任三友電子開始投產,等三友電子這邊對市場做出了請一線代言、大量買版權準備大搞特搞之后,突然把解碼芯片的貨源給你暫時掐斷。
用砸錢的方式。
正如萬燕自己一開始也沒訂那么多芯片一樣,身在其中,再沒看到真實銷售數據反饋前,誰也不會先拿出數千萬的資金先把大量芯片屯起來。
宋陽雖然有這個眼光,但李平和李儒沒有。李儒是出錢最多的,讓他先賣車賣院子屯芯片?那不是鬧嗎?
現在,被將軍在這了。
宋陽算著賬。
如果照原來的想法,三友電子在整個VCD的生命周期里,大概計劃生產2000萬臺左右的VCD,然后就會轉入到DVD產品。
2000萬片解碼芯片,按這個周期里平均的價格,需要5到10億美元。
這5到10億美元,對斯高柏來說利潤率高得可怕。
當然了,現在孫燕說一年50萬太少,他并不可能想象到這個破芯片將有論億規模的出貨量。
在他的概念中,這玩意也就是一年百萬級別的產量規模,了不起巔峰時期到了千萬片,還很可能只有一年如此。
宋陽看著他,許久之后才說道:“如果說一年50萬美元太少了,那么這一年里,我們生產多少片,每片再付另外2美元的專利費呢?”
孫燕怦然心動。
這樣的模式就很合理。
有一筆保底的收入,還有每片2美元的凈收入。
姜萬說,這家三友電子來頭非凡,他確實得謹慎對待。靠著之前一起合作研發VCD機的交情,孫燕才告訴了他三友電子這邊訂了一萬片的事。
第一年就有1萬片,現在萬燕訂了10萬片,作為他們一個大競爭對手的三友電子,明年的計劃應該也是這個級別。
那就是什么也不用干,一年就凈收70萬片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