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測試結果非常好!”余東對前來的宋陽說道,“目前信號強度和處理效率雖然跟頂尖的產品還有一定差距,但是足夠了!我判斷,電信和華通現在已經把用戶數量最多的大城市鋪了一遍,全國網絡里剩下的基站,我們的產品絕對夠用了。關鍵是成本,如果訂單規模大,我們的單價能做到只有國外產品的三成五!” 宋陽翹起大拇指:“這下,我就有東西去跟趙董匯報了。別的先不說,至少先搞兩個試點是可以的,看看效果。” 余東現在負責的是無線通信事業部,他等的就是這句話:“如果需要我們跟華通那邊的工程師做技術匯報,宋總隨時通知我。” 宋陽立刻就對倪南光說:“倪老,現在我們算是邁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得提上日程。gsm產品的優化升級,華威那邊能夠獨立做。現在,我們得一起在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上下功夫了。” 倪南光眉飛色舞:“這次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就是今年我這邊的主要任務了!” “參與的那些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還是安排人、安排錢,但那些不能是咱們的重點,就只當做慢慢積累。”宋陽再次強調了一下,“dvd技術我們已經走到用產品證明實力、賺利潤的路上了。現在華威在移動通信網絡設備上取得了進展,波道也已經在開始生產gsm手機,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帶來的紅利,我們也必須吃到一部分,這才是良性循環。” 順利取得突破,能在市場上證明自己的,這個重要性沒有人不明白。 倪南光拍了拍余東的肩膀:“你們華威的人是真拼命啊,一直這樣嗎?” 余東咧著大嘴笑了笑:“當然得拼。宋總,除了你利用總公司股東的身份向趙董介紹,我們也會主動去跟華通的業務部門接觸的。我始終堅信,只要產品質量好、價格好,華通也好電信局也好,沒理由不選我們。” 宋陽笑著點頭,華威人做市場確實很夸張。 就算沒有華芯微電子,華威在移動通信技術這一塊一樣會把那條路趟出來,把通信行業的設備供應商們殺個血流成河。 現在只不過速度更快了一點,國內的資源更好了一點。 宋陽隨后就聯系了華通的趙維,到了他們那邊之后先把這個事情說了說,趙維當然是高興的,但隨后就嘆了口氣:“這是個好事!但現在,咱們華通面臨的最大問題,卻不是這個。” “……發生了什么事?” 趙維等秘書為宋陽倒來了茶出去后,才說道:“精力顧不過來!現在首要的大事,是籌備中的部委機構改革。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而這個關口,華通目前打下的底子,結構模式上很不利。” 宋陽聽他介紹了一陣子才明白,信息產業部的成立要正式提上日程了。 前年,郵電部電信總局底下就成立了企業法人。現在,電信在香島成立的公司馬上就要上市。 通信行業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而這個關口,現在討論的部委改革方向就是把電子工業部和郵電部合并。 這樣的話,華通的“老子”就要同樣管理著電信了。 接下來還會涉及到分家,而華通在這場分家中,目前有個很尷尬的局面。 因為起步時很難,趙維在經營模式上著實采取了諸多創新。 引入的總公司多而雜,為了快點把gsm網絡建立起來,更是在地方公司上采取了許多方法。有引入另外股東提供資金的,有讓別人成立公司代建基站然后交由華通運營的。 一句話:財務混亂、所有制性質混亂、不利于長遠發展。 信息產業部之所以籌備成立,就是因為通信網絡、互聯網這些東西的戰略考慮。 而華通接下來要應對新的局面,眼前雜亂的總公司分公司股東體系,還有經營方式都是會被別人提出來針對的點。 “那現在是什么意見?”宋陽問了一句。 趙維凝重地說道:“從總公司到分公司,一些小股東逐步清退是肯定的。另外,宋總也要有心理準備,明年開始改革之后,華通作為戰略公司之一,以資產劃撥或者注資的方式,大規模提高股本也會是肯定的。” 現在的華通總公司,總股本仍舊是十多億元。 但這一輪改革完畢,總資產顯然是會一躍達到百億級別的。春芽投資現在占10%以上,這一輪之后要么退出,要么就只占著百分之一二。 “這可以理解,畢竟是戰略性的產業。”宋陽笑了笑,“有沒有人提出來我們春芽投資也應當是被清退的小股東?” 趙維苦笑著搖頭:“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錢干脆利落地回購你們的股份?總公司還好,現在最大的麻煩是各個地方分公司。” 他想了想就問道:“快刀斬亂麻!宋總,你們還一直在最新技術上有大投入,這個我是聽韓部長介紹過的。總公司這邊,既然宋總對后面股份大幅度稀釋沒有意見,那能不能幫我一把,用干凈利落的方式把分公司的股權結構理清楚?” 宋陽有了猜測:“怎么個理法?” “地方分公司,現在是要求由總公司全資控股的。”趙維回答道,“分兩步走。第一步,你們春芽投資把那些股份全部收購回來。這樣的話,地方分公司的股權結構就變成華通和春芽投資。第二步,評估,用總公司的股權做置換。” “由于這個過程中,春芽投資會暫時有很高的股權比例,所以可能會要求春芽投資底下成立一個監管更加方便的股份公司來持有華通的股份。如果這個方案可行,應該還會要求華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在這家持股公司里占一點股,起到監管作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