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十八章 驗證-《陳勝的人生推演》


    第(1/3)頁

    尸佼在思考,但是他并沒想到陳勝的真正目的。

    他的《尸子》是以道家思想為體系,與陳勝的文章完全是兩個方向。

    所以很多時候對于陳勝的想法,他也無法把握。

    而此時陳勝已經筆鋒一轉,寫到了法家的缺陷。

    相對于這個時代,秦國的法家是最為先進的,秦國也是昔年天下最為強大的國家。

    但是為何秦國如此之強,為何會失敗,除了圣皇抓住秦國長平之后,實力大損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天下人對秦法的恐懼。

    齊法在六國之法中已經是相對比較嚴苛的。

    這樣與秦法相比還是有所不如,縱使這樣,齊法也讓五國百姓難以接受。

    當此之時,應當適當放低法律的嚴苛,與民生息,讓天下臣民感受到圣王的寬容,當然這一切是得等北方大戰結束以后。

    不過圣皇此時應當提前對天下臣民說,這是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戰,以激勵士氣。

    陳勝慢慢的敘說著自己對朝政的構思,其中有很多不足,但是他卻將雜家的思想第一次運用到朝堂政治之上,為雜家的理想發聲。

    「妙呀!」

    尸佼忽然醒悟過來,他已經明白了陳勝的想法。

    陳勝雖然是在寫法禮,實則是在寫如何用雜家之道,調和朝堂。

    「高呀。」

    尸佼已經感受到陳勝深層的用意。

    調和陰陽。

    什么樣的人才能調和陰陽。

    齊之丞相,韓非。

    相邦者,調和陰陽,化解矛盾,讓國家運轉。

    而法家的手段未免太過剛烈。

    一旦法家在什么問題上與上位者鬧出矛盾,就很難調和。

    韓非與圣皇,就曾經幾次因為一些問題,鬧得不可開交,還是太子多次調和才勉強維持。

    而陳勝的意思分明是說,雜家可以做相邦。

    因為雜家可以融合各家,沒有明顯的偏向。

    尸佼臉上一片欣喜。

    圣皇此時和孟子兩人看著陳勝的書寫各有想法,但是卻沒有表露。

    只是孟子的臉色似乎有澹澹的喜意。

    「先生因何高興?」

    「自然是因為看到好文章。」

    孟子沒有掩飾。

    「好文章倒也算不上,單以文氣而論,不過下品。但是其中對于國政的涉及,卻對諸子理想走進現實有好處,這才是先生高興的原因吧。」

    圣皇沒有波瀾的說道。

    「可惜,終究還是沒有經歷世事,不知人心險惡,調和陰陽,哪有那般簡單,還是過于年輕,過于理想化。」

    「正如你們這些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只顧大道,完全不考慮實際。」

    「理想終究是出于現實,但是理想走進現實者能有幾人?」

    「圣皇此話何解?」

    孟子臉色一變。

    「何解?你們自己不清楚嗎?」

    孟子深深的看向圣皇,一時間沒有言語。

    「朕這么多年沒有滅掉秦國的原因,你們諸子就沒想過嗎?」圣皇嘆息一聲。

    「朕何嘗不想大一統,大復仇,讓神州之光照亮這天地眾生。」

    「天下臣公之心,朕豈會不知。」

    「朕生于宗室,起于微寒,天意讓朕只有十年大運,能做一時之雄,但是朕不甘心,朕要逆轉這天意人心。」

    「這神州不是朕想要的模樣,這世界不是朕想要的理想世界。」

    「可是這天意人心終究不在齊,不在朕。」

    圣皇一聲悠長的嘆息。

    孟子臉色肅靜,眼中閃動智慧的光芒。

    圣皇的話,他只有一句。

    這么多年沒有滅掉秦國。

    這是什么意思。

    孟子的智慧迅速的轉動。

    「圣皇,圣皇,為什么是圣皇,我忽然明白了。」

    孟子勐然想到了什么,他的臉色劇烈的變化。

    一片雪白。

    「原來這才是圣皇的真正原因。」

    圣皇看了一眼孟子笑道:「你想到了?」

    「圣皇,你真是狠。」

    孟子恍忽間好像失去了全身的力氣。

    陳勝已經驚他的文章寫完,青光已經有六丈之高。

    他看向安期生,他的頭頂之上也有光芒閃動。

    再看其他人也是如此,他們頭頂之上都是藍色光芒。

    這光芒都是他們才氣的體現。

    雖然顏色沒有陳勝的顯眼,但是青色和藍色本就相差無幾。

    「都是人中龍鳳。」

    陳勝倒沒有太過驚訝。

    這些人論基礎遠勝他陳勝,要不是機緣巧合之下,各種機緣不斷,他陳勝恐怕還在三山轉悠。

    行走在第三山的通道之上,不由的想起了推演器。

    若不是推演器,他現在應該已經出發往北地修長城了。

    這即將是他人生最黑暗的事情。

    可惜他已經逆轉了一切,這未來到底如何,只看他自己如何選擇。

    此時他的文章引起圣皇與孟子兩人之間的博弈他一點也不知曉。

    就算知曉他也不會多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