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己這個“小師侄”看起來很不服氣啊,雖然說得是讓劉常瑜老師指導(dǎo)一下,但是誰看不出來,馮建勛這是想要抻練一下自己! 聽到馮建勛的話,練功房里的眾人都是興奮了起來! 就連于智魁和張鍵國都忍不住點(diǎn)了點(diǎn)頭。 劉常瑜笑著說道,“那行吧,哎呦,好久沒唱了,詞我都快忘完了,什么時候我忘詞了,咱們就算結(jié)束,行吧?” 馮建勛知道這是劉常瑜的謙虛之詞,笑著說道,“行,都聽劉老師的,林牧,你沒問題吧?” 林牧咧嘴一笑,露出了標(biāo)準(zhǔn)的八顆牙,一臉誠懇的說道,“沒問題,馮老師!” 馮建勛的臉微微一抽,麻蛋,每次聽到這小子喊自己“馮老師”,都讓他感覺到渾身一顫,好像小時候?qū)W戲的時候,被爺爺拿著一根竹棍敲自己的屁股一樣的感覺! 雖然不用扮上戲,但是,每個人手里還是要拿上屬于自己角色的“砌末”。 砌末,就是戲臺上的道具,比如說文房四寶、灶臺、馬鞭、船槳,以及一桌二椅等。 馮建勛拿著一把銅錘,林牧拿了一根笏板,而劉常瑜也是很恭敬的從戲箱里請出了“喜神”! 所謂的“喜神”,就是舞臺上需要出現(xiàn)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就用“喜神”來代替! 喜神就是一個木頭做的小娃娃,畢竟在戲曲的舞臺上,你不能真抱著一個小孩子上臺表演吧! 但是,喜神在戲曲界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僅次于戲曲界的祖師爺,是過去戲班子的吉祥物,也被稱為“戲神”! 在過去的戲班子里,一旦演出結(jié)束,喜神就要在后臺顯著的地方,供奉起來。 雖然現(xiàn)代不需要供奉喜神,但是,對于喜神的安置,那都是要恭恭敬敬的! 喜神的材質(zhì)大多是硬木制作,經(jīng)過細(xì)致的加工上漆刷油,防止干裂損壞,便于長久保存。 而且,一個戲班子,只允許有一尊喜神,多了可不行! 《四郎探母》中的公主與四郎的小阿哥,《長坂坡》中趙云懷里的阿斗,還有就是《二進(jìn)宮》中李艷妃手中抱著的幼主了! 而且,喜神在后臺有著頗多的禁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