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林牧作為專業的京劇演員,對于勒頭這種事也是司空見慣! 當初林牧在后臺真的是見過一次勒頭狠的人! 那也是林牧第一次跟著戲曲學院的老師到一個劇團的后臺去觀摩,看到后臺一位男演員勒頭的情況,看的林牧到今天想起來都是毛骨悚然! 因為在勒頭的時候,林牧竟然聽到了“硌硌的響聲”。 林牧不敢想象,當時后面勒頭的師傅到底用了多大的力氣,這兩人是有殺父之仇嗎? 但是,看著被勒頭的男演員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林牧就不由得對他表達了自己的欽佩之情! 壯士啊! 不但是林牧被嚇得不輕,不少跟著一起去的同學們也都是被這一幕嚇得臉色發白。 林牧將自己代入到這個演員的身上,感覺當年孫悟空被唐僧念緊箍咒,也不過如此吧! 誰知道,那個勒頭的師傅表示,別看勒得這么緊,上臺是大事,絕對不能出問題了,萬一在舞臺上掭了,那就麻煩大了! 什么叫掭了? 這個專業名詞叫做“掭頭”,也就是說演員在舞臺上,盔頭掉了! 因為盔頭是勒在水紗上的,水紗是勒在網子上的,網子勒在頭上,這三樣哪一個沒有勒好,都有可能掭了! 但一般網子和水紗之間不會脫離,因為接觸面積大,又都是纖維材質,摩擦力很大。 盔頭是由繩子收緊的,自己松開的可能性不大,但盔頭的硬質邊緣與水紗只是部分接觸,不是完全貼合的。 如果盔頭沒勒緊,你動作大了盔頭可能會脫落。 而在戲班的后臺,是有著非常明確的責任分擔的! 盔頭連水紗網子一起脫落,是演員自己的責任,因為水紗網子是演員自己勒的。 盔頭脫落但水紗網子沒掉,是盔箱師傅的責任,因為盔頭繩子在后面,不可能自己勒,是他沒勒緊。 在九十年代的時候,京劇花臉大師袁士海先生就出現過一次經典的翻車事故! 當初袁士海先生唱的是《龍鳳呈祥》,演的是張飛。 當時,袁士海先生的化妝師沒有到,所以就臨時請現場的一位師傅給他勒的頭! 袁士海先生特意吩咐了一下,讓這位勒頭師傅一定要勒緊一點。 結果,上臺之后,不一會,盔頭就掉了! 這個時候,袁士海先生的一句話,成為了“掭頭界”的名人名言! “對不起,我勒頭去!” 而最讓人感覺到傳奇的是,前些日子的一場演出中,高倉建,袁派架子花臉的傳人,袁士海先生的親徒孫,在舞臺上表演《龍鳳呈祥-蘆花蕩》的時候,飾演的自然也是張飛! 現場出現了一個讓人震驚到極點的現象! 由于當時還有現場直播,看到高倉健出來之后,有一條彈幕瞬間爆火! “90年代老海演到這里,掭頭了,臺下坐著大海都笑了!” 老海說的是袁士海,這大海自然說的是袁士海的大公子,袁邵海先生! 本來都以為是一句調侃的話,但是沒想到,接下來,就是在同樣的地方,高倉建也出現了同樣的失誤,掭頭了! 簡直就是在致敬祖師爺啊! …… 林牧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摘下了盔頭,將頭上的帶子也接了下來! 林牧忍不住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勒頭雖然難受,但是如果勒完頭很快就上臺演出,不管是唱還是打,分散了注意力,腦袋就沒有那么難受了! 最難受的就是像林牧這樣,勒完頭之后, 為您提供大神洛邑三十六朝的《京劇大師:我從龍套開始撿屬性》最快更新,! 第一百一十八章 舞臺奇聞免費閱讀:,! 『』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