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十六章 初入守藏館-《夏紀神游》


    第(1/3)頁

    通源商行,四六九三年四月八日成立,明京西市設有鋪面及貨倉,東主凌渡、明惑星,以經營藥材為主,藥材主要為大宗紅花、雪蓮、僵蟲草、雪參、黑兕角、雪鵬骨、獨角金牛黃,諸多藥材大略來源于桓西高原。

    凌渡,字千帆,澹州褚澤縣籍,生父凌遠洛,生母王四丫,四六六八年生,受蒙褚澤縣環池鎮,四六八二年結業于褚澤縣西郭學堂,后行商西部,至四六九二年抵京,四六九三年成立通源商行,為東主之一。

    明惑星,原西桓元京人士,生于四六六二年,四六九二年入籍明京,次年開設通源商行,經營西國特產藥材。

    易仲明依次查詢了通源商行及其東主的信息,可字面記載的信息平平無奇,并無什么特異之處。

    易湛也不管幾個小輩內心的狐疑,幾個小輩見他神色清冷,也不敢多問,只猜測內中必有原由。

    “此中原由不必多問,日后自知。今日查詢內容暫不得外傳。爾等只當了解我朝底蘊,漲些見識。未來行事莫失分寸,莫遺惡名于世。”

    易仲明掃視幾人,又重申了一句。國朝有如此神器記載個人履歷,雖不見得把所有信息都記錄在案,可如此能量已經震住了幾個小輩。

    “隨我去守藏館。”

    守藏館是帝國典藏史志、整理存儲各類典籍的重地,可以說是文化傳承最重要、也是最后的火種存儲之地,其地位、意義之深重,人所共知。歷代帝王天子也不能輕易干涉守藏館,守藏令更是一個奇特的職位,不朝君主、不涉政事,幾乎超脫于整個朝政之上,但對守藏令的要求也是奇高,才學、人品、道德、修為方面的要求苛刻到了極致。

    易仲明帶領幾個小輩趕到宮城以東,到達獨占一坊之地的守藏館,恭謹的遞上名帖和預先申請的憑證,核驗后得以帶領幾人進入守藏館。

    站在如同一間大院子的守藏館前廳中,看著不時有人來往進出。兩旁是一間間靜室,前面兩間門楣上掛著“詢理”二字的牌子,似乎是詢問辦理事務的辦公室,其后一間間靜室門楣上分別是“道家”、“儒家”、“佛家”、“兵家”、“法家”、“名家”、“農家”、“縱橫”、“陰陽”、“方術”、“工物”......

    前廳最里面的三扇大門處,有柜臺一樣的莫名機關儀器,進出人員將一塊巴掌大小的薄片插進機關中,機關不時亮起藍光,兩旁各有武士把守,有文士巡查進出人員核對憑證。

    透過大門能看到里面寬大到龐大的空間中密密麻麻的書架。

    在易三郎看來,守藏館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圖書館,單是第一層中的書籍就是浩如煙海,一排排書架整齊排列,似乎都看不到頭。鎮南侯府的藏書室,藏書之豐富繁多本已經夠令易三郎震驚的了,未曾想與守藏館的第一層比起來卻顯得恍若滄海一粟。

    “今日帶爾等入守藏館增長見識是其一,吾的守藏觀覽令亦須重新登記,正好將你兄弟幾人登記入內,今后可持我的觀覽令來借閱書冊。”

    “守藏館藏典籍包羅萬千,如浩浩星海。觀覽令的資格難得,吾也是因十數年來在南疆累積了莫大的功勛,方可將你幾人添加進我本人的觀覽令附屬使用權限內,雖還有一些核心典籍你們不能調閱,但若善加使用,對爾等今后道途的輔益已是莫大的機緣。”

    “今后我的觀覽令將長期存放在府中,你們兄弟有用時可尋我或明德兄借用。記得不可損壞借閱的書籍,若不慎損毀須及時告知守藏館中的吏員。”

    “守藏館中的吏員皆是飽學之士,不可輕慢。守藏館中,亦不得有任何喧鬧出格之舉。且隨我我來。”

    眾人走進一間“詢理”的靜室,門內兩側兩個文士相對而坐,各自手捧書卷靜靜觀看。見有人進來,其中一人起身作揖道:

    “諸位可是要尋何種書冊?”

    易湛回禮道:

    “見過先生,我欲為觀覽令添加使用人員,煩請先生出手登記。”

    隨即掏出一塊巴掌大小的薄片遞過去,那薄片就是守藏館的觀覽令了——圖書館借書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