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以靜制動-《重生崇禎之山河一統》
第(1/3)頁
朝鮮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一旦吳三桂和盧象升到達朝鮮,三個月內必須訓練出跨海作戰的聯軍士兵,這第一步就是能夠坐船出海,此時…還沒有那么多正式的水軍,只能平中擇優,選出最合適的士兵來。
不僅可以坐船跨海,到達倭島后,還能快速的形成戰力,除了精湛的武義和良好的配合占三分之一,武器和甲胄的精良占三分之一,最后的三分之一就是士氣。
有盧象升在,估計這些都不是問題。
關鍵時刻,將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確實可以鼓舞士氣,但是團隊默契、作戰配合,也是致勝的關鍵所在!
“以朝制倭”的特殊政策,明盛穿越來的時候就一早想過這件事,當時他就想到“未雨綢繆”,當時的時機還有些不成熟,局勢對自己這方也很不利,而現在的介入恰到好處。
“陛下,有最新的折子上報!”
王承恩躬身,雙手遞出。
“哦,是來自南疆,快打開看看!”
明盛接過折子,仔細的看了起來。
南疆地域遼闊,除了十萬大山之外,這里還有上百萬的生苗、熟苗,不僅有緬甸和寮國,安南等國交替連接,山多林密自然是不多說,環境之復雜可想而知,還有很多未開化的民族部落比比皆是,管理起來難度異常之大。
時任云貴總督朱翼維發來秘折,不說表功…這訴苦成份卻占了大半。
別的先不提,光說官軍進入這十萬大山就困難重重、危險倍增,即使不被未開化的部落襲擊,里面的毒蟲猛獸也是致命的所在。
除了要錢要糧外,朱翼維就是期望朝廷派出可用干才,協助他統一南疆,并且對緬甸,寮國和安南做出有效政策,甚至更遠一些的暹羅、爪哇等地,將明朝之光普遍照耀于此。
“你有一個優秀的兄弟,他不僅思維縝密,還有很強的謀略,放著這樣的人才不用,竟然向朝廷要人,有點意思……
明盛嘴角一翹,笑著搖搖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