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望……陛下,三思…三思啊!” “臣,懇請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群臣齊齊施禮,都是同一個意思。 皇極門內外,在京城內能數得上身份的官員都來了,這些人都是來勸阻明盛的,因為明盛突然表明了態度,他要御駕親征。 不僅如此,明盛還讓人專門打造了一副黃金棺材,他要十六名衛士扛著棺材走在最前面,這種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態度,可見一斑。 身為百官之首的兵部尚書孫承宗,還有吏部尚書王永光,戶部尚書李起元,科部尚書徐光啟,學部尚書施鳳來,禮部尚書孫慎行,刑部尚書馮英,工部尚書張文育以及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御史監察陳良謨等重臣都來了。 按照此等規模就可以看得出來,明盛這次的態度之堅決,不是大臣們勸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他已經完全決定了。 “陛下,既然這樣……” 孫承宗一撩官袍,直接跪在了地上,“老臣愿意作為陛下親征的……先鋒!” “陛下……”戶部尚書李起元也跪在了地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臣愿意負責陛下親征的一應準備,當個糧草官就行。” “陛下……” “陛下!” 重臣們“呼啦啦”跪倒一片,頭直接磕在地上,他們此刻知道明盛經常說的那句話,“既然阻擋不住那就加入”,此時的軍心士氣無形中上了一個大臺階。 “首輔大人需要給朕守家,其他幾位重臣朕都有所考量,倒是這個御駕親征是朕必須做的!” 明盛看著跪倒一片的大臣,沉聲道:“真理是建立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別人膽敢欺負你,一個是因為你善良,另一個是因為你弱小……” “真理是建立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包括孫承宗在內的大部分官員品味著這句話,露出了不約而同的表情,再次看向明盛的時候,他們的目光堅定,心潮起伏。 沒有人會覺得眼前這個剛剛弱冠的年輕皇帝,他只是年輕且沖動以及做事不計后果,反之是一種強大的民族自豪感由胸腔共鳴,這種感覺就像打了興奮劑一般,讓人欲罷不能。 “敢問陛下,我們是去遼東,滅了那后金建奴嗎?”孫慎行老成持重,謹慎的繼續道:“難是不成倭島統一后,繼續向東海深入。” “不,不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