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曲終人散-《秦時之儒門天下》
第(2/3)頁
“我本不喜爭斗,但如今既已無法善了,避無可避,只能一戰,就在此做個了結。”
呂夷簡云淡風輕,語氣平靜得仿佛只在談論今日天氣很好,又或是在說某件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事。
他先前一番出手震懾住了諸人,此時倒沒人輕舉妄動。
“如此說來今日是十死無生了。”鐵面人道。
鐵面人看向陰陽家的人,不論如何須有人先倒下。
………
這年初秋,桑海小圣賢莊掌教“明道先生”歐陽敬德,千里迢迢拜會了魏國信陵君。
“今次本是我與信陵君見的第二面,上次一見也是九月,如今再見,卻是恰逢其會。”歐陽敬德對魏國信陵君笑道。
信陵君道:“明道先生當世大儒,仰慕已久,能得見先生一面,實乃我之幸。”
二人不過短暫幾句寒暄,卻有種老友敘舊之感。
“當年秦國攻趙,戰局漸危,險難之際正需要各方豪杰的支助,正是信陵君廣結豪杰,共赴危艱,襄舉抗秦,才使得趙室免于亡國之厄,實是仁義無雙之士。”
HD一戰,表面看來只是秦趙兩國勢力的此消彼長、對抗對壘,實則是六國主戰派與議和派的決戰。
秦國強橫,六國積弱,大好江山,奉手讓人,主和者貪戀富貴,只圖一時偷安。
因此信陵君力主抗強秦則是可敬可佩。
二人又談了些別的,這時有一青衣童子踏入堂屋,躬身一拜道:“伏念見過信陵君。”
信陵君道:“明道先生乃是為你而來,此間事主卻是你。”
伏念神情肅然,趨步上前作揖,道:“晚輩見過明道先生。”
歐陽敬德微微頷首,觀量著身前的童子,他道:“恂恂如也,誾誾如也,踧踖如也,與與如也,何以?”
伏念正身回道:“人之所以為貴者,以其有禮有信。”
“禮者,天道焉;信者,人任焉。”歐陽敬德撫須而嘆。。
“我本與你有故,今番來此,是帶你回師門,汝可愿為吾之弟子?”
“弟子愿意。”伏念再一行禮道。
“你既為吾之弟子,我予你一常諱,取你名中念字,為子念。”歐陽敬德道。
“謝老師賜名。”伏念叩首拜謝。
“此來受人之托,他要我代予一物。”
歐陽敬德將手中長劍遞給伏念,道:“他要我轉告你,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你的道終究要你走出來,不滯于物,不困于心,萬物皆虛,唯己真實。”
這柄劍平平無奇,長四尺五寸,闊兩寸,劍鞘古樸無華,只不過一尋常兵刃。
其劍身之上泛著一層鎏光,卻是常年累月勤浸于劍之上自然而生的,流露出一股滄桑之感。
伏念識得此劍,它本是其義父之佩劍。
伏念接過劍,他握劍的手不禁一顫,懾人的冷冽寒芒,似要將虛空刺穿。
“劍如其人,人本為劍矣……”歐陽敬德道,他方一語,伏念才從驚神之中轉醒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