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火炭在炭盆里,發出噼啪的聲響。 俞念睜開眼,身邊卻空了一塊兒,淳于寒已經去上朝去了。 實在是頂不住俞念腦海里的碎碎念,老六被迫提前上班打卡。 【大孫女,還讓不讓人睡了?你不是給淳于寒準備了金絲軟甲了,他上輩子是死于暗箭,你這肯定能防得住了,還擔心什么?】 “暗箭是防了,要是明槍沒躲過怎么辦?” 自從西域來人后,每當淳于寒不在俞念身邊的時候,她就覺得一顆心晃晃蕩蕩的。 【你就不能對你男人有點信心,他怎么說也算是個使槍的高手。】 俞念:…… 話是這么說,但怎么聽著有點奇怪。 · 金鑾殿上,邊疆的匈奴問題依舊是老大難,皇帝有些束手無策。 本想要派鎮國公去,這個老匹夫竟然稱病告假,連朝都沒上。 皇后一脈的白家,真是越來越囂張了,如果不是匈奴未除,他真希望鎮國公長眠沙場,不必回來了。 “眾卿無事便退朝吧。” “啟稟父皇,兒臣有事要奏。” 李銘瑾上前一步,朗聲開口。 “講。” 皇帝還答應了陪貴妃一起用膳,語氣有些不耐。 “父皇請看。” 李銘瑾叫太監把刻有“十”字的半塊玉佩呈了上去。 “兒臣收到檢舉,揭發淳于監國實乃罪臣韓名揚之子韓燁,這半塊玉玦便是證據。” 上一世,淳于寒舉兵意欲謀逆,李銘瑾和俞芷柔配合取了淳于寒的命,直到淳于寒死,李銘瑾也不曾知曉他真實的身世。 沒想到這一世淳于寒的助力竟然背叛了他,欺君之罪,便能兵不血刃的要了他的命。 俞丞相眉心一跳,韓名揚的名字,在場的老臣無人不知。 當年的大名鼎鼎的征西將軍,卻因違抗軍令,延誤軍情,導致三萬大軍全軍覆沒。 包括他自己的韓家軍,被敵軍圍困,彈盡糧絕,最后竟是活生生凍死在了駐守的關口。 當時的太上皇龍顏大怒,抄了韓家滿門,正值寒冬臘月,當時宣化門刑場上的血,在臺子上結成了殷紅的一層冰。 第(1/3)頁